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8北京两会 > 正文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五年制定修订一批法规 禁放烟花顺应民意

2018-01-23 15:55:00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条例实施三年来,推动全市建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571处,培养扶持专业养老服务企业1329家、社会组织600余家,政府主导、专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初步建立。

市人大常委会还注重执法检查同其他监督形式有机结合。从2008年起,连续9年对水污染治理开展监督,把执法检查同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办理议案、专题询问等监督形式结合起来,组织代表现场检查污水排放、管网建设、水厂运营、反复论证、沟通、督促、推动市政府明确治理目标、改革治理体制、创新治理模式,实现重点流域黑臭水体治理取得重大进展。

垃圾分类

持续监督适时启动修法

刚刚过去的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行了执法检查。2017年3月起,执法检查组围绕“规划与建设、减量与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理、监督管理”等内容,赴东城区、西城区等进行了实地检查,先后召开了4次座谈会。

执法检查组认为,《条例》实施的5年来,总的来看,本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成果仅是“杯水车薪”,“垃圾管理面临很多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牛有成表示,从人大的执法检查情况看,《条例》知晓率、普及率不高,没有在社会形成有力的规范约束作用。无论是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还是市民,都存在认识程度不高、法规意识不强、自觉参与不够的问题。《条例》关于减量分类、监督管理等规定执行还不到位。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够,进展缓慢。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还存在“先分后混”现象。排放登记制度尚未建立,垃圾产生量底数不清。餐厨垃圾规范化收运覆盖率较低,部分餐厨垃圾去向不明。

通过执法检查,市人大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提出适时修法,进一步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建议尽快开展《条例》修订立项论证工作,适时启动法规修订。记者了解到,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将继续监督此项工作,拟安排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情况的报告。

(责任编辑:崔凤璇 CN0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