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大城之治

2018-02-24 10:09:46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凭栏而望,碧波荡漾,古韵悠然——2017年11月底,什刹海景区拆违总量突破6000平方米,涉及商户超过100家,荷花市场栈道再次成为市民消闲赏景的最美“观海口”。

一盘棋谋划、一碗水端平,法规面前,没有特殊人、特殊事。

几年来,北京城市治理依法推进,“通病顽疾”逐渐治愈,曾被圈占的公共资源还给了市民。这得益于当下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大环境、大气候,得益于全市范围开展的雷霆行动,释放出了明确法治信号。

对此,“东兴顺爆肚张”老店主的心声很有代表性:“现在到处都在拆违建,老样子、老风貌是应该恢复起来。”

城市治理触动利益难,那满足利益呢?同样众口难调、阻力重重。

比如,老楼加装电梯是民生工程,但当“人民”具体到一家一户,诉求就参差各异,结果这件惠民好事长期进展不顺,根本原因就是住户之间谈不拢。

2017年,丰台区丰仪家园10栋老楼、43个单元全部完成加装电梯的消息成为大新闻。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除了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居中协调,更重要的是广泛交流沟通,小区里三四十位村民代表挨家挨户听取意见,最终方案经过六轮修改才敲定,找到了不同群体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

“问题来自于居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其实是最高效的。”基层成功经验再次证明,要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需要多些“人民城市人民管”,把群众力量吸纳进来,发动大家共同办好自己家门口的事。

方家胡同曾经开墙打洞成风,停车难、行路难,如何整治?东城区请来各路专家走进街道“群言堂”,开门纳谏,集思广益;最老斜街鼓楼西大街未来怎么改?西城区专门设立了整理与复兴计划体验中心,请市民到议事厅跟规划人员面对面合计;疏解腾退出的空间怎么用?在石景山区“老街坊议事会”,居民们七嘴八舌群策群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