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中国PPP回归理性:“规范”成下一步发展主基调

2018-01-04 18:39:59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史耀斌也坦言,在PPP改革实践中,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贯彻还不到位,特别是把PPP模式简单化作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手段,产生了风险分配不合理、明股实债、政府变相兜底、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社会资本融资杠杆倍数过高等泛化异化问题,积累了一些隐性风险。

史耀斌说,要严守底线,狠抓规范管理。防止将商业项目和纯工程项目包装成PPP项目进行融资,坚决剔除不规范项目。

史耀斌提出了5点规范意见:细化措施,严格风险控制;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防止风险不合理转移;加强财政支出责任监测,严守财政支出10%的“红线”;控制实体企业融资杠杆倍数,严防表外业务风险;加强部门监管协同联控,预防金融财政风险。

市场将这番措辞严厉的讲话,解读为监管层对一路高歌猛进的PPP“踩下了刹车”。

  三大风险

史耀斌话音刚落,多部委规范文件即接踵而至。

2017年11月16日,财政部网站公布《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通过负面清单严控新项目入库,并划出七条“红线”,对总投资超17万亿元的万余个PPP入库存量项目进行集中清理,清退不合规项目,并要求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

与此同时,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从强化集团管控、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规模控制、优化合作安排、规范会计核算、严肃责任追究6方面来防范中央企业参与PPP的经营风险。

随后,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0条指导意见,其中包括,分类施策支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鼓励民营企业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大民间资本PPP项目融资支持力度、评选民间资本PPP项目典型案例等。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