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三大变量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

2017-10-14 07:22:5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国际货币基金近期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估值与经济基本面基本一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受到基本面和政策支撑的应有水平上下10%区间内波动,总体上保持了一致。而美元汇率相较于美国经济的短期基本面被高估了10%-20%,并且外部经常账户赤字越发集中在诸如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而外部经常账户盈余在中国和德国仍然持续存在。世界银行认为,尽管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7%,但人民币汇率大致与基本面保持一致。今明两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前景改善,而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以及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抬头,基于基本面的考虑人民币均衡汇率或将有所上升。

所谓均衡汇率是指同时满足宏观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际汇率水平,是判断汇率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的主要客观依据。从理论分析来看,一般均衡汇率计算包括基本汇率模型(Fundament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FEER)和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havior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BEER)。其中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利用协整分析方法,直接估计实际汇率与基本经济因素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并可进一步利用向量误差校正模型(VECM)估计短期中汇率偏离长期均衡水平的方向和大小,以及调节到均衡水平的速度。世界银行对48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汇率与基本经济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筛选出了6个与实际汇率关系密切的经济变量,分别是国外净资产、劳动生产率差异、商品贸易条件、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贸易限制指数和价格管制。

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借鉴世行的研究方法,选用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贸易自由化、国外净资产、政府支出和广义货币供应等作为行为指标,来构建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通过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测算发现,近年来人民币市场实际有效汇率总体上围绕均衡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区间波动,上下浮动10%左右,基本符合世行对于人民币市场汇率与均衡汇率走势关系的判断。近十二年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曾出现多次一定程度的低估和高估。2005年之前人民币市场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2005年“7·21”汇改开启了人民币市场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一轮升值,之后又出现一定程度的高估。金融危机期间在大规模投资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企稳回升,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低估。2012-2015年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高估,而“8·11”汇改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集中释放,人民币市场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再次与均衡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收敛,2016年二者之间实现了基本的平衡。而从2017年上半年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再次有所低估,而7月份出现的一轮人民币反弹表明人民币市场汇率再次向均衡汇率收敛,市场汇率依然围绕均衡汇率上下波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人民币市场实际有效汇率与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完全吻合的概率极低。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