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资产配置+长期投资 首批公募FOF试航

2017-09-16 07:06:4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资产配置+长期投资 首批公募FOF试航

 庄会 易研君

 公募FOF时代正式开启。首批获批6家公募FOF基金来自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建信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和海富通基金,这6家公司旗下各有1只基金获批。

 与其他公募基金相比,FOF基金具有二次分散的优点,是天然具有降低波动率、增加稳定性的品类。同时,作为养老基金第三支柱的重要资产配置模式,伴随着“税收递延制度”等政策推进,FOF基金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按美国等国家FOF占共同基金规模10%左右测算,FOF在中国预计将有万亿市场规模。然而,作为新兴事物,被市场接受仍需时间。作为长线投资品种,FOF在短期内尚无法展现自身优势,因此,投资者教育等问题也是行业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核心功能是资产配置

 “FOF的核心功能是资产配置,公募FOF存在的重要意义是填补了中国资产频谱的不完整性,增加了中等收益风险组合的投资品种。有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者人都可以考虑FOF产品。”华夏基金资产配置部有关人士表示。

 不过,资产配置很难由个人投资者完成,“所以需要专业的基金经理团队。未来,FOF将吸引一些长线的资金,包括养老需求的、包括教育储蓄资金。”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贾志评价。

 然而,从出生起便定义为长线投资品类的FOF基金,也不得不面对国内大多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偏短线化的现状。

 根据基金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偏股型基金19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6.18%,超出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5个百分点;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7.64%,超出3年定存基准利率4.89个百分点。因此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权益类基金还是债券类基金,公募基金都创造了较为可观的收益。

 但是,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真正实现盈利的基金投资者占比相当小,有较多的基金投资者并没有享受到公募基金创造的收益。“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国内投资者普遍较为短视和情绪化的追涨杀跌,较为缺乏资产配置与长期投资的理念。”南方基金宏观研究和资产配置负责人鱼晋华表示。

 同时,鱼晋华认为,FOF基金的主要目标群体为对基金投资有一定认识、风险承受能力适中或偏低、认可资产配置理念、坚持长期投资的投资者群体,以及养老金、企业年金等机构客户。

 建信基金资产配置及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梁珉认为,公募FOF的推出,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资产配置选择。从长期看来,未来FOF产品的格局若有养老金助力,发展前景将十分可观,因此对在养老需求或教育储蓄需求等方面有长期累积意向的投资者是首选产品。

 其实,国内类似FOF基金的产品,最早可以追溯至2005年。这一年,招商证券推出了一款以基金组合为投资对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并命名为“招商证券基金宝”。“基金宝的投资对象为公募基金,且作为理财产品,它的门槛也不高。因此,其性质、运行的逻辑、思路和现在的公募FOF其实是一样的。”智能投顾理财魔方联合创始人马永谙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道。

 随后,光大银行、国泰君安等多家银行和券商推出了以FOF为基本设计理念的理财产品,甚至在不少投连险产品的设计中都引入了FOF的设计思路。

 然而,2012年曾经风行一时的银行FOF产品日渐边缘。高峰期曾多达42只的FOF产品,到2012年还在运行的只剩下9只。彼时,据媒体统计数据显示,上述9只硕果仅存的银行FOF产品只有2只净值在1元以上,剩余7只有3只累计跌幅超过40%。

 “公募FOF面向的是大众投资者,投向公募基金。这种FOF究竟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那个时候并没有搞清楚。这也是FOF没有成长起来的根源性的问题。”马永谙表示,“市场是否有真实的需求,以及是否真的解决了投资者的问题,这个是关键。”

 实现长期投资目标

 目前公募基金的FOF择基策略基本分为两种:“优选型”或者“配置型”。优选型,即挑选某一类型基金中的绩优产品进入组合。优选型目标是通过择优和分散从而减少投资者踩中“黑天鹅”或“绩差”基金的影响,从而达到组合水平长期在同类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平之上的目的。而“配置型”策略重点是通过投资不同资产类别的基金并按照设定风险水平调整相应配置比例,从而帮助投资者实现择时收益。

 从投资策略来看,华夏基金、建信基金均采用了美国市场较为流行的目标风险基金模式,该模式主要根据目标风险的不同,设置不同的风险资产比例;南方基金则选择全天候配置策略;海富通侧重于基金优选策略与资产配置策略的结合;嘉实和泰达宏利将以风险平价策略为基础。

 作为新生事物,公募FOF基金并无过往业绩可供参考。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近日在其个人公众号中连发多篇文章,探讨FOF基金相关内容。在他看来,“因为过往券商、银行、保险以及私募的所谓FOF,都不是符合公募FOF游戏规则的规范化产品,都与公募FOF有很多的不同,并且都没有过往的、法定的、规范的公开信息披露,因此,都不适合作为参考。”

 泰达宏利基金全能优选FOF拟任基金经理张晓龙认为,投资者在选择FOF时可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二是选择FOF产品定位清晰的基金管理人,以避免FOF产品的风格偏移。投资者在投资FOF基金之前要考察FOF基金管理人是否专注于FOF业务,应当选择专注于FOF业务的基金管理人;三是应当审慎考察FOF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了解其投研团队实力、动态跟踪调整能力等。

 梁珉建议,投资者在选出符合个人投资需求的FOF产品后,应通过长期坚持来实现投资目标。

 嘉实基金提醒投资者,在选择FOF前应充分了解公募FOF与以往普通基金之间的差异。它们虽都是基金,但概念大不相同。FOF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来帮助投资者实现长远的投资目标,这与以往的普通基金专注于投资某一类资产有明显区别。

 另外,王群航建议投资者在选择FOF基金时,可从三方面下手:其一,可参考公司的实力,FOF团队的规模及构成,公司原有基金产品线结构,以及以往对混合基金的管理情况;其二,需关注产品的投资理念、范围、策略等;第三,要了解FOF基金经理的观点、认知及理念。

 内部FOF VS外部FOF

 公募FOF采用内部还是外部FOF的讨论一直延续至今。泰达宏利及华夏基金均表示,公司获批的FOF为全市场基金。

 作为已经拥有了较为全面的产品线和出众的投研实力,建信基金在固定收益类基金上的管理实力有目共睹,这些都已基本能够满足FOF产品的配置需求。同时,投资内部基金可以减少接近1%的费用成本。“尽管如此,‘基金优选,择优录用’还是我们FOF投资的重要思路。发现有业绩表现突出的外部基金,我们也会积极配置。”梁珉表示。

 嘉实此前申报的包含此次获批的两只公募FOF产品,则属于外部FOF。在嘉实基金看来,外部FOF主要优势在于以下几点:第一, 在不同基金公司的能力特点上实现优势互补;第二,在资产配置上实现更好的分散性,有可能获取更高的Alpha;第三,实现更大的资金容量。

 在南方基金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部看来,内部FOF和外部FOF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内部FOF在避免FOF双重收费问题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外部FOF具有可以在全市场内对基金进行挑选的优势,弥补了公司产品类型不全造成FOF配置问题,此外也避免了只用内部基金的道德风险。南方基金目前已形成基金池构建和筛选机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内外部基金展开深入研究。

 华夏基金资产配置部有关人士认为,从产品层面来说,FOF通过分散风险的方式来帮客户实现组合投资的目标,这个目标就要求控制住整个产品的风险。“首先,通过内部FOF的方式可以比较充分地尽调;其次,管理人一般对自家基金的理解会比外部更深;第三,相较外部FOF,内部FOF的费用也会降很多。综合这些观点来看,产品线布局全面的基金公司在做投资内部基金的FOF确实会有一些优势。不过,外部会有很多有特点的基金,而且有的公司其实自身产品线也不全,如果完全不考虑外部产品的话,其底层产品线可能出现缺失、投资标的也不完整。”

 王群航则建议,目前应以外部FOF为主要发展方向。在他看来,即使是少数几家大公司,可以作为FOF备选的标的基金也都不足百只,内部FOF如何能够充分地做好大类资产配置。

 贾志则表示:“内部与外部到底谁好谁坏?还是交给市场去看,因为最终都是要在赛道上把自己展现出来。当披露投资组合时,一旦自己家的产品在整个组合当中是排位靠后的,基金公司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面对投资人的疑问和质疑。”

 市场亦有言论担忧FOF基金是否会成为营销工具。马永谙向记者表示,“FOF基金可分为销售型FOF和管理型FOF两种。销售型FOF就是将一揽子基金打包出售,先锋基金曾做过这种内部FOF,它本身就是销售工具。‘销售工具’并不是个贬义词,但是,怕的是所有FOF都变成销售工具。”

 “现有制度本身亦鼓励利用自有基金来组建FOF,这样可避免双重收费。为客户做资产配置并得到客户的认同很难,且是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为趋利、追求利益而将FOF转变成销售工具的可能。另外,从利益上讲,这条路也是最容易实现的。”马永谙进一步表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