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资产配置+长期投资 首批公募FOF试航

2017-09-16 07:06:4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建信基金资产配置及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梁珉认为,公募FOF的推出,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资产配置选择。从长期看来,未来FOF产品的格局若有养老金助力,发展前景将十分可观,因此对在养老需求或教育储蓄需求等方面有长期累积意向的投资者是首选产品。

 其实,国内类似FOF基金的产品,最早可以追溯至2005年。这一年,招商证券推出了一款以基金组合为投资对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并命名为“招商证券基金宝”。“基金宝的投资对象为公募基金,且作为理财产品,它的门槛也不高。因此,其性质、运行的逻辑、思路和现在的公募FOF其实是一样的。”智能投顾理财魔方联合创始人马永谙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道。

 随后,光大银行、国泰君安等多家银行和券商推出了以FOF为基本设计理念的理财产品,甚至在不少投连险产品的设计中都引入了FOF的设计思路。

 然而,2012年曾经风行一时的银行FOF产品日渐边缘。高峰期曾多达42只的FOF产品,到2012年还在运行的只剩下9只。彼时,据媒体统计数据显示,上述9只硕果仅存的银行FOF产品只有2只净值在1元以上,剩余7只有3只累计跌幅超过40%。

 “公募FOF面向的是大众投资者,投向公募基金。这种FOF究竟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那个时候并没有搞清楚。这也是FOF没有成长起来的根源性的问题。”马永谙表示,“市场是否有真实的需求,以及是否真的解决了投资者的问题,这个是关键。”

 实现长期投资目标

 目前公募基金的FOF择基策略基本分为两种:“优选型”或者“配置型”。优选型,即挑选某一类型基金中的绩优产品进入组合。优选型目标是通过择优和分散从而减少投资者踩中“黑天鹅”或“绩差”基金的影响,从而达到组合水平长期在同类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平之上的目的。而“配置型”策略重点是通过投资不同资产类别的基金并按照设定风险水平调整相应配置比例,从而帮助投资者实现择时收益。

 从投资策略来看,华夏基金、建信基金均采用了美国市场较为流行的目标风险基金模式,该模式主要根据目标风险的不同,设置不同的风险资产比例;南方基金则选择全天候配置策略;海富通侧重于基金优选策略与资产配置策略的结合;嘉实和泰达宏利将以风险平价策略为基础。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