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投资总额逾1.17万亿 中国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出炉记(4)

2016-10-25 08:04:09  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评论()人

严格定性评审,拒绝“明股实债”“变相融资”“加长版BT”

据财政部PPP中心介绍,此次评选分为定性评审和定量评审两个部分。定性评审标准采用了触红线否决机制,在定性评审中因为材料不完整、主体不合规、变相融资、采购程序不合规等原因未通过定性评审的项目有159个,有992个项目通过定性评审。

评审专家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方榕表示,以定性评审为例,BT类项目(指建设—移交类项目,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明股实债类项目明确不得通过定性评审;定量评审标准则附有详细的分项打分标准,确保所有项目在公平、均一的尺度下被评审,减少了打分的随意性。

“明股实债”是评审专家们一定会剔除的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建纬(北京)律所谭敬慧表示,“明股实债”实际上增加了政府的债务风险,隐瞒了实际债务,违背了PPP项目实施的目的。为了防范“明股实债”风险,应当加强对项目识别的监管,严格按照政府与社会投资人共担风险的原则,剔除采用固定回报、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的项目。

谭敬慧表示,对“明股实债”的识别可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判断:社会投资人的投资回报是否与项目实际建设运营情况挂钩,若无论项目建设经营实际情况如何,均承诺给予社会投资人固定收益的,则应禁止。

评审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巡视员孟春表示,定性方面,对参与主体进行了明确规定和严格限制,再次强调实施机构只能是政府或其指定的有关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不能是国企或地方融资平台,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了PPP市场。

“除传统的限制性因素外,有一大亮点是明确了并非所有领域均适用PPP,PPP仅适用于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领域。实际上这一点非常重要,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大量非公益的商业性项目,包装成PPP运作,同时还刻意低估收入水平,骗取财政补贴。”孟春说。

评审专家中国水环境集团董秘、副总裁房勇表示,此次评选一方面通过示范项目,树立标杆,倡导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针对市场上大量出现的恶性竞争趋势,建议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跟踪后评估机制,一旦抓住也要明确树立反面典型,中标方要严格按照招标条件和承诺签署PPP合同,防止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其他变通方式。

“建议财政部推动行业协会和相关部委积极倡议,在符合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制定游戏规则,在实施方案前期要引导政府,推荐一个合理的回报范围和明确的绩效考核机制。”房勇说,“建议深入到可用性服务费风险分配中,绩效考核可扣除其总额的20%~30%,防止用类BT的思路来做PPP。”

评审专家北京财指南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向东表示,中国的PPP在宏观层面已经进入一个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微观层面,比如10%的财政可承受力上限各地怎么把握?PPP的回报机制等还需规范完善。

什么项目可以打高分?落地可执行、民营企业参与、有推广示范价值

评审专家中央财经大学曹富国教授表示,我国PPP工作推行以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们把西方机制引入中国,目前已经超越了西方的内容,我们需要把西方机制与中国机制有机结合,讲好中国PPP成功的故事,而示范项目就是寻找中国最佳的PPP模式。

在通过定性评审之后,申报项目会进入定量评审。定量评审标准进一步对材料规范性、实施方案合理性、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实施进度和推广示范价值等6个指标,对通过定性评审的992个项目进行了背对背打分。总分100分,其中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示范推广价值各为25分,项目实施进度、财政承受能力各15分,项目材料规范性和物有所值评价各为10分。申报项目最终分数取的是7个专家打分的平均数。那么具备什么条件的PPP项目可以被打高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