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20部委联动,此次是财政部首次与相关部委联合组织申报、评审和发布,鼓励部委申报和推荐,鼓励地方各级和相关行业对口的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申报和初选,调动了各部门积极性。
评审专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环境PPP中心主任逯元堂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农林水利环保领域申报PPP示范项目152项,环保部、水利部等部委推荐的和来自相关机构的共7位专家参加评审工作。本次申报的项目大多属于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区域综合整治类项目较为普遍,对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靳林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接近1174个参评项目按照不同的行业领域划分为八组,进而根据评审专家的专业背景,结合每组的PPP项目的行业特点,对评审专家对应分组。每组7名专家的专业背景基本上覆盖了财务、法律等相关行业领域,确保评审过程涉及的不同领域的问题都有专家能够覆盖,可谓360度无死角。
评审专家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兰萍表示,每个评审组中来自其他行业主管部委的观察员陪审也是本次评审工作的亮点。
“行业主管部门的参与保障了评审结果更接行业地气。观察员跟着专家组一起早起晚睡,全程助力评审,在评审方法、行业政策等相关问题讨论过程中,给予了专家组非常有力的支持和参考意见。”周兰萍说。
其次,在保密机制上,严上加严是专家们的最直观感受。据悉,为了落实评审工作保密要求,全体参评专家和来自行业主管部委的观察员均签署了评审协议,并严格执行“统一发放U-Key”“统一保管手机”“统一作息时间”的集中封闭评审要求。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通过专用U-Key登录示范项目评审系统对本组全部参评项目信息在线浏览,无法进行下载、复制、截图等操作,确保了信息安全性。
一位参与评审的专家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要求专家离开评审会议室时必须上交U-Key的前提下,有两位专家在第一天晚上误将U-Key带走,结果第二天就因为被监控到U-Key在异常的IP地址登录而受到批评。
靳林明表示,本次评审也通过评审系统设置了精密的专家回避机制。如果专家所在的小组,遇到了自己所在机构提供咨询服务、自己作为评审专家参与过的项目等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专家要主动申请回避。回避后,该项目的资料就从该专家的评审系统中消失,专家也不能对这个项目进行打分。
评审专家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不同于前两批评审,第三批评审是在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上进行的。
“专家无法带走任何评审资料,有助于评审工作保密,任何人使用专家的口令进入信息平台都会被发现,对专家形成了很强的约束。专家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在系统中都有记录,而且是永久的,这样就增加了评审工作的透明度,使专家在评审过程中自觉地控制‘私心’。”金永祥说。
评审专家济邦咨询董事长张燎表示,第三批示范项目评审过程中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自2016年1月启用以来,逐步完成了现有PPP项目数据填报和新项目的及时录入,并按月公布PPP项目库统计数据和项目基本信息,已经成为PPP业内的风向标。金融机构已经将PPP项目是否纳入综合信息平台作为提供融资支持的评估前提条件。
“这次第三批示范项目评审工作,全部采用无纸化在线评审方式,既减少了文件拷贝,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很好地达成了评审工作保密的效果。相比前两次示范项目的评审,从全纸质资料评审,到电子化文件评审,再到本次的全部网络系统在线,管理手段和方法每年一次提升。”张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