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瞭望》刊发文章:“炮制认同”的新变量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9月25日出版的2023年第39期《瞭望》新闻周刊在“专题”专栏中刊发报道《“炮制认同”的新变量》。全文如下:

人类的认知来源于人们出生以后所经历的事物,包括人们的感觉器官刻画在大脑当中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们接触到的多媒体内容、人们主动检索的知识等。

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通常是人际传播、书籍,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但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一切。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普及,各国民众每天与手机为伴,看着弹窗推送的新闻,通过App检索知识,在社交网络中与人交流……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对人类行为习惯的塑造,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渠道,也为不受传统战争规则和地理边界限制的、可以在非战争状态下进行常态化对抗的认知作战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一些重大敏感时刻,网络水军、政治机器人等魅影频现,通过投放话题、推波助澜进行着社会面的热点覆盖和认知引领,影响了不少国家的稳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子知识库、算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认知诱导等行为也屡见不鲜,一些国家企图潜移默化地令竞争对手从认知量变转变为认知质变,最终左右其发展决策和社会行为。

可以说,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网络传播力已成为“软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它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谁掌握了网络权力,谁就可以通过议题设置获取话语权,对他国施加影响,从而在全球范围内“炮制认同”。

某域外势力认知战的典型操作分析

过去数年来,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示威、暴乱常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很多参与人员有免费的饮水、食品、防护用品,有统一的服装,甚至还有统一的手势和标志性动作。其实,这些都是复制的东欧、中亚“颜色革命”中的经验。利用开源情报工具分析后还发现,这些参与游行示威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无组织的自由组合,但都离不开网络社交和即时通讯工具,甚至还会使用网络加密通讯工具进行相互勾连或与活动上级组织者联络,一些重点骨干还参加了相关特务机构培训。

1234...全文 6 下一页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