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揭露骗局套路防范涉老诈骗(以案说法)(2)

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蔡某有期徒刑十八年,并处罚金35万元。为最大限度地挽回集资参与人损失,检察机关积极引导侦查取证,细密摸排涉案资金去向,督促公安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相关财产,加大追赃挽损力度。

【说法】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陈华英介绍,近年来,有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以房养老”等名义、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进行虚假宣传,骗取百姓养老钱,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本案被骗的投资人达1442人,绝大多数是老年人。

如何识破这类骗局?陈华英提示,一是时刻绷紧“投资有风险”这根弦,切勿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不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二是选正规机构、走正规渠道,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前,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了解和判断;三是面对在建养老工程项目,建议查验相关手续是否齐全;四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在空白合同上签字,不随意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非法使用。

推销“老年产品”——

“专家”售药设下连环计

本报记者金歆

【案情】王兰(化名)女士年纪大了,患有糖尿病,苦寻有效治疗方法。在浏览网页时,她偶然看到一则广告“某某堂‘化糖方’,治疗糖尿病”。王兰打电话咨询,“专家”便向她推荐了药物“消渴口服液”。并称如果没有疗效,将全额退款。

花了近3000元买了“消渴口服液”服用后,王兰的病情并未好转,于是她又拨通了“专家”的电话。每当王兰质疑药物无效的时候,对方就又推荐一种新药,并以“不买新药就前功尽弃”的理由说服王兰。王兰前后买了十几次药,花费数万元。直到服药后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时,她才发觉上当受骗了,于是报警。经过公安机关侦查,朱某等人冒充医生等身份,虚构药品疗效,以拨打电话、微信聊天等方式与不特定人联系,骗取多人钱款共计450余万元。很快,朱某等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检察机关以涉嫌诈骗罪对犯罪嫌疑人朱某等人批准逮捕,并提起公诉。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