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施行一年,这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成效如何?(2)

不少地方还立足自身实际推出细化措施。比如,杭州西湖区规定,前台人员若发现成年人携带未成年人特别是不满14周岁儿童入住登记的,或者未成年人单独、多人要求入住登记的,须询问相互关系、入住目的、监护人是否知情,并及时向属地派出所报备。

在其他领域,民政部已将强制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作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建设标准之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等,也对相关行业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作出规定。

杭州西湖区检察机关有关负责人建议,将不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处分措施落实落细,增加对主动报告的鼓励措施;明确牵头部门,设立报告电话进行统一受理。

预防犯罪:加强专门学校建设破解“问题孩子”背后的社会问题

一些罪错未成年人,家长管不了、学校无力管,陷入“抓了放、放了抓”的恶性循环。

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

记者了解到,一些专门学校正在探索一条以教代刑、提前干预的新路径,帮助罪错未成年人更好地回归社会。

“早期我们也曾像一些老式工读学校一样,依赖庞大的军训量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广州市新穗学校教务处主任尹章伟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大力推进美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等校本课程建设,通过教育理念的内化让学生自觉纠偏。实施这些教学方法之后,有些学生升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施行一年,这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成效如何?

分级干预矫治未成年人偏常行为,是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一个重要理念。广州市针对具有一般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或免于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和正在服刑的未成年犯三种不同教育矫治对象,正在探索建设不同类型的专门学校精准施策分类矫治。

“问题孩子”的背后是社会问题。最高检有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加强对案件成因、规律和趋势等分析,协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从解决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入手,更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施行一年,这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成效如何?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