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记者手记:触摸改变,面对挑战,感受新生——在大凉山腹地蹲点的日与夜(2)

记者手记:触摸改变,面对挑战,感受新生——在大凉山腹地蹲点的日与夜(2)
2020-03-22 17:08:01 新华网

洗漱是每天最纠结的事情。只有在这里才能意识到,城市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是种奢侈:水龙头里24小时的热水,一按即冲的马桶,不会被风吹得咔咔作响的门……

保障安全用水是“两不愁三保障”的硬指标,也是大凉山移风易俗、引导村民养成“五洗”(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然而,寒冷加上热水不便,我们的“好习惯”也犯了懒。

尼勒觉村党支部书记沙马石日说,过去祖祖辈辈吃水都靠人背。因为珍贵,绝不能浪费在洗衣这类“面子功夫”上。两年前,这里铺设了管道,建起了蓄水池,群众用上了自来水,一些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但基础设施的改善并不能一夜间改变生活习惯,房内凌乱、不注重个人卫生,“视觉贫困”是许多贫困村的共同点。

对于老兵曾建平来说,尼勒觉村是他的新战场。“我服役的部队是经历过长征和抗战的老虎团,现在来扶贫也是打仗。从每天叫村民洗脸、洗手做起,一件件小事做好,面貌一定就会改变。现在美中不足的是自来水水压不够,群众家里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出不来。”老曾说,今年要争取资金,解决这个问题。

尼勒觉村在册有180户739人,去年摘了帽。许多村民已经通过易地安置、村内集中安置等途径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新居。

“现阶段脱贫主要是靠了国家的好政策。”老曾给记者算了笔账,除去建房、修路等大笔投入,仅去年一年,全村光是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10个公益性岗位的工资,低保、残疾人补贴等转移性收入就超过100万元,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是瓶颈。

去年,村里成立了养羊合作社,养了10只羊,年底卖掉两只挣了3000元。这成为尼勒觉村历史上第一笔集体经济收入。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