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3月22日电 题:记者手记:触摸改变,面对挑战,感受新生——在大凉山腹地蹲点的日与夜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李力可
夜里9点半,一团浓稠的雾气将房屋、操场包裹起来,一个小时前还在闪烁的满天繁星隐去了身影。借宿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瓦古乡尼勒觉村小学的第二个夜晚,我们与扶贫干部围坐在饭桌边,饭菜已经凉了很久,“龙门阵”还在继续。
此行凉山,我们从昭觉到美姑一路走来,探访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偏远村庄。今年是脱贫攻坚冲刺之年,凉山还有17.8万贫困人口要脱贫,四川省7个未摘帽的县全部集中在凉山,其中就有我们蹲点的美姑县。
尼勒觉村离乡政府20公里,海拔2340米的村小是我们借宿的地方。
由于疫情,学校还没有迎回师生,我们的“室友”是同样借宿在此的4位驻村扶贫干部——48岁的曾建平,来自乐山市夹江县发改局,是位转业的老兵;25岁的刘翔,来自遂宁市卫健委;40岁的王章,来自乐山市井研县中心小学;39岁的彭杨,来自成都市公安局。四个大老爷们同吃同住已近两年,白天各干各的活,夜里聚在一起,活像一家四口。
老曾烧得一手好菜,但村小厨房的条件实在简陋——水管接在室外,无论寒暑,洗碗洗菜都在户外。电炉也用了些年头,每次拧开关都得把手擦干,一不小心就会被“崩”到。但这一切并不影响大厨施展才华,厨房里有泡菜坛,也有自制的萝卜干。
每天早晚是尼勒觉村最冷的时候。特别是太阳落山后,气温能从二十多摄氏度降至两三度。
借宿的两晚,彭杨将他的“单间”让给了记者。这间原来堆放杂物的仓库入夜后更加阴冷,寒气透过薄薄的门板渗进来,即使开着电暖器,也只能暖和机身周围一小块地方。
新华社成都2月12日电(记者吴光于)一场大雪过后,四川大凉山深处的古觉村格外宁静。2月10日,村里的扶贫干部彭杨潜心研制的土豆手工皂终于大功告成了。仔细端详了一会后,他决定先分发给村里的几户贫困户
新华社成都9月22日电(记者吴光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茫茫的四川大凉山深处,为了解决基础教育薄弱、重男轻女的问题,诞生了许多专门为彝族女童设立的“女子班”
梦想燃烧的温度,如同火把节上的熊熊篝火。今年,四川大凉山的甲甲沟村启动了新村建设项目,看着即将建成的美丽新家,15岁的彝族少女俄底么惹杰写下了五个字:努力,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