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前来进货的外地客商多了起来,这里还自发形成了交易大集。一个市场不够,鞍山城郊和市内又发展起多个交易中心,这让鞍山的观赏鱼交易远近闻名。
市场的扩大也带来上下游的蓬勃发展。如今,李三台村的观赏鱼养殖开枝散叶,已遍及鞍山市千山区、海城市的多个乡村,并向周边的辽阳、沈阳、营口等地延伸。据鞍山市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仅鞍山地区拥有的观赏鱼养殖户就有1000余家,带动上下游就业超过1万人,年产值达6亿元。
拒绝“单打独斗”,抱团才有发展
鞍山市李三台村村委会主任刘清宁说,现在每亩养殖大棚年均收入超过5万元,比种植蔬菜至少多了一倍,“一方方鱼池,已成为农户增收的‘金钵钵’。”
这样的成果是奋斗和付出得来的。发展初期,鞍山观赏鱼行业一盘散沙,养殖户、经营户相互压价,热衷于张罗大伙踢球、登山的石全成意识到,一个有组织、有合作的团队,才能做大事业。2004年,石全成发动从业者成立鞍山市观赏鱼协会,变“单打独斗”为集体自律。
协会很快成为从业者们的“主心骨”。新入行的养殖户缺资金,协会在政府帮助下与银行协商,为养殖户争取政府贴息贷款,过去3年累计获得贷款400余万元。观赏鱼遭遇病害,协会与大连海洋大学联系,邀请专家每月前来采集样本,对症下药防病治病,为鱼儿健康保驾护航。
聚拢一个行业“大家庭”,离不开领头人的奉献。随着从业者不断增多,石全成主动扮演起了“大管家”。鞍山养殖户家里的孩子上户口,他帮忙跑。天津客商的车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他组织人前往救援。不久前,一位来自辽阳市的鱼缸经营者家人突发脑出血,石全成当即组织市场业户捐款近2万元。
新华社贵阳4月8日电 题:算好增收账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贵州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推农民脱贫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李凡 春回大地,贵州乌蒙山区的田间地头一片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