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7月11日电 题:鞍山特色农业带头人石全成:在“年年有鱼”中助力一方脱贫增收
新华社记者王炳坤、李宇佳
白衬衫、黑西裤,胸前佩戴党徽,这是辽宁鞍山三台子观赏鱼交易中心负责人石全成的穿着“标配”。
从钢材贸易跨界到观赏鱼行业,石全成一步步把鞍山地区做成业界公认的国内三大观赏鱼集散地之一,带动养殖户超过千家。
很多人好奇他怎么有这么大能量?石全成坦言这简单而又普通。
简单是因为他牢记父母的教导“不忘本”,一心一意为家乡父老服务。普通则源于他坚守着一名党员的初心,聚拢一个行业大家庭,带动一方百姓奔小康。
跨界17年,撬动产值6个亿
每个周日凌晨5点不到,鞍山市中环路上就热闹起来。货车、农用车、电动三轮车……养殖户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打开泡沫箱,一条条锦鲤、金鱼、鹦鹉鱼、燕鱼五彩斑斓,活蹦乱跳地跃入人们眼帘。
这是鞍山三台子观赏鱼交易中心每周一次的大集。来自东北三省以及河北、内蒙古、天津的客商通常在上午八九点钟就基本付完款、装好箱,载着自己挑中的品种满意而归,留下市场300多家门店进行日常的批发、零售。
谁能想到,如今这个东北地区大型观赏鱼市场,竟是一个“门外汉”不懈努力的结果。
2002年,年仅30岁的石全成投身这个陌生行业。那时,鞍山李三台村发动农户养殖观赏鱼,没想到丰收后很难卖出。做过钢材贸易的石全成凭借手中积累,经层层选拔在村头建起了交易中心,打算“以销带产”。
刚建好的市场仅租出去30个门店,交易量少得可怜。如何招揽八方客源?石全成印了满满一后备厢宣传单,带着两个司机开车上路。“人歇车不歇,两年时间里,我们把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以及河北北部、天津等地的花鸟鱼虫市场跑了个遍。”石全成说。
慢慢地,前来进货的外地客商多了起来,这里还自发形成了交易大集。一个市场不够,鞍山城郊和市内又发展起多个交易中心,这让鞍山的观赏鱼交易远近闻名。
市场的扩大也带来上下游的蓬勃发展。如今,李三台村的观赏鱼养殖开枝散叶,已遍及鞍山市千山区、海城市的多个乡村,并向周边的辽阳、沈阳、营口等地延伸。据鞍山市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仅鞍山地区拥有的观赏鱼养殖户就有1000余家,带动上下游就业超过1万人,年产值达6亿元。
拒绝“单打独斗”,抱团才有发展
鞍山市李三台村村委会主任刘清宁说,现在每亩养殖大棚年均收入超过5万元,比种植蔬菜至少多了一倍,“一方方鱼池,已成为农户增收的‘金钵钵’。”
这样的成果是奋斗和付出得来的。发展初期,鞍山观赏鱼行业一盘散沙,养殖户、经营户相互压价,热衷于张罗大伙踢球、登山的石全成意识到,一个有组织、有合作的团队,才能做大事业。2004年,石全成发动从业者成立鞍山市观赏鱼协会,变“单打独斗”为集体自律。
协会很快成为从业者们的“主心骨”。新入行的养殖户缺资金,协会在政府帮助下与银行协商,为养殖户争取政府贴息贷款,过去3年累计获得贷款400余万元。观赏鱼遭遇病害,协会与大连海洋大学联系,邀请专家每月前来采集样本,对症下药防病治病,为鱼儿健康保驾护航。
聚拢一个行业“大家庭”,离不开领头人的奉献。随着从业者不断增多,石全成主动扮演起了“大管家”。鞍山养殖户家里的孩子上户口,他帮忙跑。天津客商的车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他组织人前往救援。不久前,一位来自辽阳市的鱼缸经营者家人突发脑出血,石全成当即组织市场业户捐款近2万元。
“乡亲们有求,我们就该全力去帮。这是从小父母对我的教育,也是党员的基本准则,不能嘴上说说,得在事上见。”在石全成带领下,三台子观赏鱼交易中心的党员们为身患重病的同行提供救助,每年都帮扶一批贫困学生……去年,中心党支部被评为鞍山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示范达标单位。
让“年年有鱼”走进千家万户
7月6日,由中国渔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鞍山水族文化节,在三台子观赏鱼交易中心开幕,来自国内200个品种的观赏鱼在展会上争奇斗艳,现场“比美”。
从2008年开始,石全成便开始打造水族文化,举办行业高端展会。“每年拿出几十万元做这个,别人不认可,我认。”石全成说,借展会开拓从业者的视野,有助于行业转型升级。
石全成还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2017年,协会注册“鞍之霞”“鞍之红”两大观赏鱼商标,免费提供给优秀养殖户使用。
眼下,石全成正在拓宽电商渠道。继登录淘宝平台后,协会在京东上开设的活体观赏鱼自营店即将开业,“我们已经打通了快递瓶颈,客户在网上下单,48小时内,色彩各异的鱼就能到家了。”他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年年有余”不仅寓意吃鱼,还增添了赏鱼、养鱼的元素。“我的最大希望就是让‘鞍之霞’‘鞍之红’走进千家万户,为大家带来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祖国钢都’打造一张靓丽的新产业名片。”
新华社贵阳4月8日电 题:算好增收账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贵州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推农民脱贫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李凡 春回大地,贵州乌蒙山区的田间地头一片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