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我们一起种未来——写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们一起种未来——写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2019-06-17 17:05:00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我们一起种未来——写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新华社记者

6月的霍洛林场绿意盎然。2015年,这里的部分林区成为全国唯一以沙地人工植树造林为主体的内蒙古成吉思汗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日来,林场工人们在忙碌着,尝试在沙地上栽种经济林,也种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历经三代造林人的接续奋斗,这个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林场如今已被郁郁葱葱的绿色覆盖。

时光弹指过,从沙海变成绿洲的又何止霍洛林场。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程不断推进,治沙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我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沙尘天数缩减到个位数 见证“绿进沙退”巨变

风沙逐渐离开了北京城!长期居住在北京的居民对当年黄沙蔽日的景象仍然记忆犹新。据北京观象台沙尘资料统计,上世纪50年代北京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多达26天;90年代以后至本世纪初,沙尘日数明显下降至5至7天左右;现在京津冀沙尘暴频率降至每年0.1天。

随着近年来京津风沙源治理、平原百万亩造林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工程的推进,延庆康庄、大沙河流域等昔日五大风沙危害区已彻底得到治理。森林植被的护佑使得涝、旱、风、沙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生态环境也大为改善。

“南荒滩”是上个世纪90年代前,人们对延庆康庄地区所呈现的土地沙化的最形象表述。这里地处河北坝上及内蒙古风源南下的风廊通道,当时该地区被称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全年大风天数在40天以上。

如今,这里已经绿树成荫,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油松、侧柏、国槐、杨柳等葱郁一片。原延庆县绿化办主任、75岁的杨进福感慨良多。“当年我们引水到荒滩,又从附近运来‘客土’,最难的是挖坑。因为都是石头,局部还有岩浆层,比混凝土都硬,种树非常难。”杨进福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