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覆盖度治沙技术的推广,是近年来我国治沙领域的一项科技创举。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主任卢琦告诉记者,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遵循“大密度,高防效”的植物固沙思路,实施了大范围的生物防沙治沙措施。多年过去,所造固沙林(灌)出现了中幼龄林“小老树”,甚至成片衰败、死亡的现象。同时也发现防沙治沙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水分和密度问题,这是沙区植被建设效果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以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团队,联合国内20多家科研机构,最终提出了“低覆盖度治沙”的新理论和模式。其理论依据就是“仿生学”与“点格局”原理,营造了适宜当地自然植被覆盖度的固沙林,通过改变其分布格局来提高防风固沙效益,探索出了既能够充分发挥乔、灌、草各自特性,又能兼顾生产和生态的近自然地带性植被修复技术。实践证明,低覆盖度治沙有效防止了中幼龄林衰败或死亡问题,保证了固沙林健康生长,增强了沙地、林地的生态功能,降低了固沙工程的建设成本,实现了固沙植被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目前已根据低覆盖度治沙理论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固沙林6000万亩。
治沙与治穷相结合,走人沙和谐的道路
国家林草局资料显示,我国近40%的贫困县、近25%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防沙治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翼。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境内的青土湖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中间地带。2016年,居住在几公里外的西渠镇外西村村民侍明德加入了民勤县芸丰苁蓉专业合作社,看护起了梭梭树和肉苁蓉。
原标题:【爱国情奋斗者】沙漠深处的“红柳人生”——记治沙专家刘铭庭新疆日报讯(记者谢慧变报道)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生长着一种柽柳。
新华社银川1月4日电(记者刘海)由中宣部、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开展的“改革先锋进校园”宣讲活动3日下午走进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学院,“改革先锋”王有德为学校370余名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