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海事蓝”为全球船舶大气污染防治贡献中国力量

“海事蓝”为全球船舶大气污染防治贡献中国力量
2019-06-12 10:35:0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雷东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无人机嗅探“火眼金睛”、快速检测燃油“神器”、保证低硫油供应、推广清洁能源……近年来,中国海事运用更多“黑科技”,监管能力国际领先,管控与替换并重,从源头遏制船舶污染。

近日,记者在深圳、南京、湖州、舟山等地采访,深刻感受到中国海事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沉甸甸的“海事力量”,为全球航运减排提供“中国智慧”。

  守护天空蓝 “中国举措”逐步推进

翻开中国地图,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环抱着祖国东南陆地,长江、西江等黄金水道分布其中。

  资料照片:深圳盐田港深水码头。新华网发(郑阳彬摄)

在这一片片碧蓝水域,崛起了一座座现代化港口,行驶着一艘艘国际货轮,繁忙的海上货运大通道联结海外,沟通世界。

穿梭在我国沿海、沿江的大量船舶,带来了贸易流通的极大便利,但也给沿线城市空气质量造成沉重压力。

为减少船舶大气污染,国际海事组织颁布最严“限硫令”,规定从明年1月起,全球海域执行0.5%m/m的船用燃油硫含量标准。

作为航运大国的中国全面打响“水上蓝天保卫战”:2016年,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设为排放控制区,推广使用硫含量小于0.5%m/m的燃油;2019年又把排放控制区范围扩展到全国12海里范围,比国际规定整整早一年。

设立排放控制区,效果显著。据测算,2018年三个排放控制区的船舶硫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相比2015年分别下降33%和22%。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副处长张春昌说,排放控制区不仅让沿海区域城市的天更蓝水更绿,更为全球海运减排贡献中国力量。

  黑科技赋能 监控能力国际领先

  6月1日,记者在深圳盐田港采访。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盐田港,是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之一。

记者在港口码头看到,一艘艘货轮缓缓驶入,大大小小集装箱堆满港口,龙门吊车轰轰声响,各种货车、叉车繁忙往来。

这么多巨轮、卡车,可港区内闻不到油气味。

港口负责人介绍,以前,港口停泊的船舶使用硫含量3.5%m/m的低硫油,现在必须使用硫含量0.5%m/m的低硫油。

记者还见识了两款检测硫含量的“神器”。第一件是无人机载检测系统,被誉为检测空气的“火眼金睛”。它可以飞上轮船烟囱,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判断船舶排放含硫量是否超标。

  6月1日,深圳海事局执法人员正使用快速燃油检验仪检测燃油。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