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人脸和指纹都在裸奔” 个人生物信息期待立法保护

2019-04-17 09:33:00    检察日报  参与评论()人

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人脸识别、指纹验证等技术正逐步普及。享受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人生物信息被泄露、滥用等风险——

“刷脸”的风险,你知道多少?

“人脸和指纹都在裸奔” 个人生物信息期待立法保护

伴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进步,人体的指纹、虹膜、面容、DNA等个人生物信息的获取、采集、存储和应用越发便利和普及。不少平台通过收集个人生物信息作为用户登录密钥,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甚至连支付也进入了“刷脸”时代。

据悉,“刷脸支付”的模式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使用户凭借“一张脸”就能轻松、高效、便利地完成支付。从2018年以来,“刷脸”支付在全国多地落地应用,有“刷脸”功能的自助收银机已在零售、餐饮、医疗等大型商业中得到广泛运用。

近日,记者在购物时看到,不少商店超市都开始试行“刷脸识别支付”的付款方式,于是现场体验了一把。按照流程,将购买的物品放在自助付款设备上,待屏幕显示已购买的商品信息,即可点击“刷脸支付”,记者将脸对准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后,再输入手机号码,几秒钟后即成功支付。记者经观察发现,虽然选择“刷脸支付”不用排队等候,但选择该付款方式的顾客并不多。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物信息安全问题。不久前,一种“人工智能测面相”的小程序走红于朋友圈,用户扫码进入应用界面后,上传个人照片或是实时拍照来进行下一步的面相测试,最后转发至朋友圈即可得出测试结果。但同时,也有不少用户体验完后转发称,“不要进行扫码面相测试,小心你的用户面部信息被盗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