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青年觉得马克思是‘熟悉的陌生人’,主要还是因为对马克思不熟悉、不了解,所以对马克思的理论不亲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认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用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画好马克思画像,讲好马克思故事,用马克思主义引领青年。
将信仰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全环节
“重科研,轻教学”“重死记硬背,轻内心认同”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短板;思政课和专业课,也似乎是两条“平行线”,思政教育阵地往往局限在课堂,青年学生走出教室,思想就处于“野蛮生长”状态。
记者走访了解到,除了创新思政教学方式,一些高校探索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实践,开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活动。学生们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亲近感与代入感中加深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情感与理论认同。信仰教育也走出每周一次思政课的空间与时间局限,融入学生在校的每一个环节。
在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娅针对艺术生的特点编排主旋律话剧《狂飙》,演绎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心路历程。“还记得一次《狂飙》校内公演,高潮段落时,全场400多名师生自发起立、齐唱国歌,不少学生激动得热泪盈眶。”
饰演田汉的张振宇同学说:“田汉在对戏剧的不断追求中也在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出路,我在代入角色的时候就想到,年轻人应该向老一辈学习,肩负起‘强国一代’的历史使命。”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有百分之三四十的本科生、近一半的硕士博士生投身国防工业。2018年,南航首创“校友总师思政公开课”,邀请C919、AG600、直10、北斗三号卫星等“国之重器”的总设计师返校,为青年学生“现身说法”,激励他们成长成才,报效国家。
新华社马德里11月25日电 通讯:中文教学在西班牙结硕果 新华社记者郭求达 冯俊伟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稚嫩而嘹亮的童声唱着耳熟能详的中文歌谣,回响在西班牙一所普通小学教室里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王鹏)记者25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加强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确保高校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