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与其他“直过民族”一样,基诺族居住的地方极为偏远,生存条件恶劣,教育和文化程度低,发展较其他地区更为艰难。
“我上学都是光脚,冬天穿的土布裤也只有半截,膝盖光着。当年连盐巴都是宝贝,经常没有菜,鸡蛋大的一块盐巴,揣在兜里,吃饭的时候舔一下,可以吃一学期。”不仅老站长,年轻的基诺族乡女乡长白兰也啃过盐巴。
一直到1978年,全基诺族乡还只有5户人家有瓦房,路、水、电均不通。
美好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只争朝夕干出来的。尽管是从最原始的刀耕火种起步,但在党和政府大力扶持下,基诺族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忘记奔跑,从来没有停止奋斗。
他们引进砂仁,种植橡胶,开发茶叶,把刀耕火种永远送进了博物馆;
他们建造瓦房,修筑公路,竖起电线杆,引入自来水,将新生活领进家门;
他们从不敢见生人、不知道做生意为何物,到通过电商把产品卖到全国,卖向世界……
一户农家的买车“编年史”
幸福的生活,是奋斗者撸起袖子、挥洒汗水拼出来的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这是新中国无数劳动者、建设者、追梦者的奔跑姿态。
“工期紧、目标硬,我们只能争分夺秒、日夜施工。在金沙江边干活,3年都没出来过,不知道外面啥样子。有时物资运不进来,就吃大米喝盐水。修隧道的时候,人从洞里面出来,只有眼睛是黑的,其他都是白的。”78岁的刘占国,是中铁二院退休的老勘测人,回忆自己踏遍西南40余年的“铁路人生”,青藏、川藏铁路等各种艰苦建设场景仍历历在目,成昆铁路印象尤其深刻。
成昆铁路沿线地形地质极为复杂,号称“世界地质博物馆”,曾被外国专家断言为“铁路禁区”。
近日,额敏县郊区乡八一片区的乡村公路上,温度已达到35摄氏度,在高温的炙烤下,一群手拿铁锨的汉子却顶着烈阳停停走走。原来是额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和八一片区的党员、积极分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