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十五连丰”谱新篇——端牢“中国饭碗”的龙江实践(2)

2019-01-15 14:02: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2018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达到1501.4亿斤,超过全国粮食总产的十分之一。

  从小农户“单打独斗”到新型主体“抱团取暖”

黑龙江省孙吴县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大桦树林子村农民吴德显,种了30年的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家一户的模式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但近些年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劣势愈发凸显。”吴德显说。

2006年,吴德显在当地率先建起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15户村民、70万元资产,发展到固定资产近亿元,200多户村民带地入社,规模经营面积近10万亩,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像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黑龙江已突破20万个,全省土地规模经营超过1亿亩。在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下,黑土地正不断释放新活力。

这个冬天,黑龙江省依安县红星乡红旗村村民李淑坤没闲着,她在当地玉米专业合作社的鲜食玉米加工车间打工。

李淑坤家是贫困户,她丈夫常年有病,家里的10多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她在合作社打工,全年收入4万元左右,2017年就脱贫了。

李淑坤的脱贫过程,体现出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

近年来,黑龙江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典型示范、政策扶持、行政引导等多种手段,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从量大链短的“大路货”到优质高效的“产业经”

2016年是东北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元年。“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政策,实现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大转变,激活了加工市场,搞活了产业链。

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玉米深加工为主,主要生产氨基酸类产品,年加工玉米50万吨,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