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从“填饱肚子”到“过好日子”——改革开放40年河南农业三重“蝶变记”(3)

2018-12-18 09:32: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在河南浚县,种粮大户张玉峰家里装着一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的是他承包的2000多亩地里的温湿度、土壤墒情、病虫害信息等,过去种地靠经验的“老把式”如今也玩起了大数据。鹤壁市气象局气象台台长任丽伟说,在鹤壁农民种田用上了卫星,通过一套叫星陆双基的系统,可以实时获取7类农业参数,及时提供病虫害防治、小麦最佳收获期等重要数据,每亩增产50斤。

“智能农业”不仅让农业“洋气”起来,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改写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如今在河南大部分地区,已经看不到“一个老农一头牛,一把镰刀扛肩头”的画面,一批新农人从城市回到乡村利用现代科技干农活。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种植和田间管理,5个人能种一万亩小麦;一台3米多高的收割机作业,一天的作业量就相当于过去200个农民,农业生产迈进了智慧时代。

走过改革开放40年,河南的农业农村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如今,乡村振兴又揭开了“三农”发展的新篇章,河南农业还将在改革发展中继续砥砺前行。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