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用青春撑起祖国航天事业的蔚蓝天空

2018-12-18 08:30:0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8日电(见习记者 张贺 通讯员 舒裕)从“风云”冲天而起,到“北斗”剑指苍穹,再到“嫦娥”的探月之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近年来用连战连胜的傲人战绩向世界宣告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而在这举世震惊的成绩背后,有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7岁的团队在背后默默付出。他们夜以继日,只为追求那精确到0.001产品纯度;他们废寝忘食,只想看到火箭在空中留下的那道美丽弧线;他们朝乾夕惕,只想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他们,就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低温燃料保障团队。

用青春撑起祖国航天事业的蔚蓝天空

  集体学习充电团队始终保持着的好习惯。 通讯员供图

  危如朝露,他们用生命创造奇迹

  火箭低温燃料生产是一种高危行业,身处的是100多分贝的高噪环境,接触的是最低零下253摄氏度的低温燃料,面对的是爆点极低的液氢和含有剧毒的常规燃料,呼吸的是混合着高浓度氮气并可能导致窒息的空气,但他们毫不畏惧,始终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摔打磨练自己。

  某嫦娥燃料生产任务中,生产厂房的空分塔管路突然泄漏,氮氧生产被迫中途停机。时任值班员的是经验丰富的低温燃料分系统指挥员刘永春,面对可谓团队成立以来最危险的一次事故,他没有丝毫畏惧。为尽快找到漏点,他对空分塔内随时可能爆炸的残留液氢和对眼、鼻、呼吸道等器官刺激性极强的珠光砂不管不顾,一边用衣袖擦着满脸的眼泪、一边用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扒出浸在液氢中的珠光砂,身后同事们的呼喊他充耳不闻。就这样一直坚持战斗20多个小时,直到险情完全排除,晕倒在了厂房内。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