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辈子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大陆台商的改革开放记忆(3)

2018-12-12 14:31: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担任北京台协会长六年多,林清发在不同场合都常说这样一句话:“台商脚下就是全世界最大最好的市场。”如今,捷安特在大陆的专卖店已有约3000家。这位颇有声望的资深台商还直言,捷安特早早看到大陆自行车运动休闲市场的潜力,提前布局,发掘更高附加价值,“我们又一次踩对了点”。

28年间辗转大江南北的台商王淑贞感触尤深。“从轻纺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石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电子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陆‘跳跃式发展’让台商也得到了难以置信的成长速度。”她说。

在与台湾“五缘相通”的福建,台企数量超过7000家。随着两岸经贸交流不断深入,“海峡客”的舞台越来越宽广,向第三产业拓展的趋势日益凸显。

2015年,台湾合作金库商业银行福州分行正式开业。“我们从台企上下游延伸到大陆企业客户,慢慢做起来。”分行长朱训雄说,以同等资金规模来看,大陆的业务获利明显比台湾好。

今年初,大陆出台惠及台企台胞的“31条措施”并迅速推动落实,其中不少内容是为台企提供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这样一个“大礼包”着实令台商们感到欣喜。台商迎来加快转型升级的良机,翻开了与大陆经济发展同步提升的新页。

浙江宁波敏达机电有限公司享受相关税费优惠后,每年节省成本近1400万元,公司因此可以增加研发投入,实现营业额年均20%的增长。“我们在研发费用、技术升级、设备改造方面更敢于投入,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董事长林玮信说。

深耕、传承、逐梦:与大陆发展同步创新

从制造业拓展到服务业领域后,吴妙根的“生意经”一度卡壳,促使他决定让儿子从台湾来东莞帮忙。作为“台商二代”的吴森胜只用一年多便将生意扭亏为盈,还另辟商机,做起连锁咖啡精品店。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