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点燃奋斗的精神火种——来自中国脱贫攻坚战场的报告(10)

2018-12-04 18:32: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刘莉特别喜欢这个工作。不仅收入翻番、离家近,而且可以和大学生、研究生技术员学到新知识。她随身带着个小本子,上面记满了收获。“感觉像是打开了人生的大门,很有前景。”

谁能想到,5年前的刘莉和她100多位乡亲们,过的完全是另一种生活。

那时,她生活在老家西海固地区隆德县大麦沟村。缺水是最大的“苦”。

大麦沟村村民要到3里外的山崖下拉泉水吃,去晚了只能排队等水。刘莉记得,有一次打完水爬上坡,脚一滑水桶滚到沟底,她绝望地坐在地上缓了好久,才鼓足勇气捡回水桶、重新排队。

这片缺水的土地把大家都困住了。高中都没有读完的她,只能在家种地、带孩子。

2013年,政府动迁大麦沟村村民,易地搬迁到闽宁镇。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建设起来的闽宁镇,不仅有水源,还有对口协作带来的产业、机会。

刘莉一家住进了两间水泥房,自来水入户,还有太阳能。

她开始在外地客商投资的酒庄葡萄园当锄草临时工。因为干活利索又好学,刘莉成了正式工,一点点学会了工艺流程,当上了生产主管。去年底还去了“有史以来去过的最远的地方”西安参加了培训。

刘莉常和一起搬出的女伴们交流。自从搬到了闽宁镇,大家普遍收入提高。“闽宁镇有更多就业机会,妇女收入提高了,孩子上学的条件好了,连婆媳关系都变好了。”

像刘莉一样,通过易地搬迁走上脱贫之路的全国有870万人。

1900多公里——这是王谈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专门查了从家到北京的距离。

王谈的家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远山村,无论往哪个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山。此前,他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县城。

今年8月份,王谈在父亲陪伴下,先坐汽车再换乘火车,用了近两天才来到北京。一路“忐忑激动”。在火车上,王谈第一次看见长江、黄河,“心潮澎湃,感觉未来豁然开朗”。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