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点燃奋斗的精神火种——来自中国脱贫攻坚战场的报告(9)

2018-12-04 18:32: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32岁的陈泽岭,身高只有1米2,却是安徽省灵璧县姚山村扶贫工厂的“大明星”,厂房外墙挂着他的大幅照片和事迹介绍。这让他很有面子。

因为得了先天性侏儒症,以前他一直觉得抬不起头,整天不出门,一个朋友也没有,在家也很少说话。

扶贫干部劝他去村里的公益性扶贫工厂试试,他一开始本能地拒绝了。既不想出门被人笑话,也怕学不会丢人。

“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试试,还能挣点钱呢。”“工作很简单,看几遍就会了,你没问题。”……

他终于答应一试。在这家生产渔具的工厂里,有道工序是用机器把铁丝切成段。照看一下机器,及时更换铁丝就可以了。看了几遍,他就学会了操作。

“我能自己挣钱了,还交到了朋友,买了手机!”新的生活开启了,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如今的陈泽岭每月打工挣1500元,回家后还要割草喂羊、种玉米……每天都有的忙,却越忙越高兴。

在记者追问下,他透露了自己的“秘密”:正攒钱准备盖新房、娶媳妇。

正因为市、县两级财政去年8月份投入45万元,在村小学旧址改建厂房、增添设备,整体租赁给村里一家民营渔具厂用于开办扶贫工厂,才为陈泽岭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基本条件。

这个扶贫工厂目前帮助了81名贫困群众增收。他们有的直接在厂里上班领工资,有的把零件带回家简单加工赚取一些加工费。

全国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的比例超过了一半。对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群众,简单“养起来”可能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因此用心帮扶、因人施策就变得更为重要。

36岁的刘莉,带记者参观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立兰酒庄酿酒车间。

“葡萄酒在发酵罐完成发酵后,需要在橡木桶陈酿12到16个月,之后要抽出检测各个成分的稳定性。”这位生产主管行走在庞大的酿酒设备间,介绍葡萄酒的酿造工艺,专家范儿十足。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