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让农民工不再“年年讨薪年年难”——透视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变迁(2)

2018-11-22 18:31:0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陈廷灿和其他3名工友被推选为代表,踏上了寻找项目负责人刘桂斌的5年讨薪之路。“5年中,我们无数次找过刘桂斌,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有一次他甚至找来了十几个满脸伤疤的‘黑社会’,把我们揍了一顿。”提起当年的事,陈廷灿依然十分激动。

最终在当时荣昌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这309名农民工在法院立了案,并且免缴了6000多元的诉讼费和800多元的执行费。

黎永汉和陈廷灿的案例,是二三十年前农民工讨薪难问题的写照。

政府维权,讨薪之“苦”不再久矣

时间的指针划向了新世纪。虽然维权讨薪的现象依旧存在,但无论是在力量还是方式上,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我刚到这里做工1个多月。前几天,工地给我办的银行卡上突然多了5000多元钱,我才想起这是我上个月的工钱。”正在新余北湖帝景项目做工的朱毛古说,这是他第一次按月领取工资。

而就在今年年初,这个拥有8年多模板工经验的江西汉子还在为如何上老板家、项目部讨回被拖欠的1万多元工资烦恼不已,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也能够像白领一样,按月领取工资,不再受讨薪之“苦”。

朱毛古的经历,是江西省从源头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顽疾的其中一例。自2016年1月起,江西省重点从规范劳动合同,规范农民工基本信息采集、录入、上传和更新,规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预存工资,规范农民工工资核算,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农民工工资监管等6个方面监管农民工工资支付。截至2018年9月底,江西省11个设区市本级、120个县区及开发区共3372个新开工建设项目纳入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系统,通过专用账户为19.89万名农民工发放工资14.6亿元,纳入实名制监管的建设工程项目未发生一起欠薪闹薪事件,政府“帮忙”讨薪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