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老张”的西藏答卷(2)

“老张”的西藏答卷(2)
2018-11-10 15:01:00 新华网

白朗县宣传部部长赵瑞红介绍,园区有很多内地的蔬菜企业,每年都会引进十多个优质瓜果蔬菜新品种。新品种试种成功后,将陆续向农牧民群众推广种植。

  故事二:从7座到5428座的巨变

白朗县,位于年楚河畔,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盛产青稞,有“后藏粮仓”的美誉。然而,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制约着当地的蔬菜生产。

巴扎乡彭仓村老人边巴顿珠介绍,村民以前露天种萝卜和土豆,产量也只够一家人使用。

“白朗土地肥沃,光照充足,能不能发展大棚种植呢?”抱着试试看的心理,1998年,山东济南第二批援藏干部建起了3座温室大棚。当年蔬菜产量达到了1万多斤,销售收入4000多元。

“如果有专门的技术指导,说不定产量还会更高。”看到一些因病虫害而烂在地里的菜,几位援藏干部惋惜道。

正是在这种要求下,张际明2000年从山东济南的一个村庄里,千里迢迢来到白朗县。

“让世代放牧、种地的农牧民去种菜,好多人一时接受不了。”张际明说,自己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做工作,了解他们的想法。

“老百姓普遍说不会种菜,也怕种不好,万一赔了咋办,到头来白忙活。”张际明说。

为消除农牧民的顾虑,县政府和援藏干部免费提供大棚、菜苗和技术支持。张际明更是向大家保证,“我帮你建棚、种菜,丰收了我给你卖,赚的钱归你,亏了算我的。”

在多方努力和动员下,彭仓村40多户村民率先种了大棚蔬菜。边巴顿珠说:“自从种菜后,生活越来越好,家里很快就添置了大型农机具。村里不少农户开上了轿车。”

看到种菜后的效果,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大棚数量,从张际明初来时的7座一直发展到现在的5428座。“老张”的足迹也留在了白朗11个乡镇农民的每一个大棚里。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