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11月10日电 题:“老张”的西藏答卷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李键 王军
“把3变成136,将7变成5428,让0成为3200。”十八年里,“老张”解答了三道“数学题”。
这位答卷人是张际明,一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员。2000年,他从山东来到西藏,在日喀则白朗县传授技术。一批又一批的援藏技术员按期相继返回,曾经的“小张”却熬成了人人熟知的“老张”。他说,他要留下来,继续书写与这片土地一起成长的故事。
故事一:从3种到136种的丰富
提起20多年前的饮食,35岁的巴桑顿珠仍记忆深刻:“除了牛羊肉、糌粑外,蔬菜只有萝卜、土豆,偶尔还有一点大白菜,像西葫芦、茄子、洋葱见都没见过。”
而如今,白朗县的蔬菜品种达到了136种,每年还在增加新品种。
在白朗县农业科技示范园中,“老张”每年都培育蔬菜新品种。在这里,新品种经过试种、筛选后再进行育苗推广。“每次可以培育30万株菜苗,然后半价卖给农民。”他说道。
目前,白朗县已经拥有先进成熟的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体系,智能大棚、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绿色无公害种植、生物肥料等现代农业的各种技术得以推广应用。
“老百姓吃菜告别了老三样,各种新鲜蔬菜供应管够。援藏干部给我们生活品质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巴桑顿珠说。
目前,白朗县已成为西藏最大的高原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享有“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美誉。除了常见的黄瓜、青椒、西红柿外,这里还引进了鲍芹、草莓、油桃等高原上少见的蔬菜和水果品种。
“以前我要跟在老百姓屁股后面,劝他们种蔬菜。现在只要听说有了新品种,大家都抢着要种。”张际明说。
白朗县宣传部部长赵瑞红介绍,园区有很多内地的蔬菜企业,每年都会引进十多个优质瓜果蔬菜新品种。新品种试种成功后,将陆续向农牧民群众推广种植。
故事二:从7座到5428座的巨变
白朗县,位于年楚河畔,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盛产青稞,有“后藏粮仓”的美誉。然而,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制约着当地的蔬菜生产。
巴扎乡彭仓村老人边巴顿珠介绍,村民以前露天种萝卜和土豆,产量也只够一家人使用。
“白朗土地肥沃,光照充足,能不能发展大棚种植呢?”抱着试试看的心理,1998年,山东济南第二批援藏干部建起了3座温室大棚。当年蔬菜产量达到了1万多斤,销售收入4000多元。
“如果有专门的技术指导,说不定产量还会更高。”看到一些因病虫害而烂在地里的菜,几位援藏干部惋惜道。
正是在这种要求下,张际明2000年从山东济南的一个村庄里,千里迢迢来到白朗县。
“让世代放牧、种地的农牧民去种菜,好多人一时接受不了。”张际明说,自己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做工作,了解他们的想法。
“老百姓普遍说不会种菜,也怕种不好,万一赔了咋办,到头来白忙活。”张际明说。
为消除农牧民的顾虑,县政府和援藏干部免费提供大棚、菜苗和技术支持。张际明更是向大家保证,“我帮你建棚、种菜,丰收了我给你卖,赚的钱归你,亏了算我的。”
在多方努力和动员下,彭仓村40多户村民率先种了大棚蔬菜。边巴顿珠说:“自从种菜后,生活越来越好,家里很快就添置了大型农机具。村里不少农户开上了轿车。”
看到种菜后的效果,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大棚数量,从张际明初来时的7座一直发展到现在的5428座。“老张”的足迹也留在了白朗11个乡镇农民的每一个大棚里。
故事三:从0户到3200户的增长
边巴顿珠是当地第一个种植蔬菜大棚的人。如今,70多岁老人家里仍有3个大棚,每年收入三四万元。谈起那时的学习经历,边巴顿珠说,“老张”那会儿在村里蹲点,每天从早到晚都待在大棚里,手把手教导大伙学技术。
温室大棚在老百姓中普及开时,张际明一天要接好几十个电话,成天在各个村之间来回跑,解决群众各种问题,甚至还教他们哪一季该种什么菜,以及如何卖菜。
2002年,冲堆村村民边多想种大白菜,向他求教种植技术,“老张”则建议种西葫芦。按照“老张”的建议,边多种上了西葫芦。当年一上市,西葫芦价格达到每斤7元,边多一个大棚就卖了2万多元。
在张际明等技术人员的帮扶下,白朗县有3200多户先后种上了大棚蔬菜,年产蔬菜5000万斤,产值超过1亿元。2017年,白朗县果蔬产量达8283万斤,销售收入1.64亿元,群众户均增收3545元,占农牧民收入近20%。
2018年10月,白朗县迎来了历史转折点——脱贫摘帽。
脱贫后的发展目标,张际明心里很清楚,“白朗蔬菜在日喀则的市场占有率仅有20%,提高空间还很大。此外,全县蔬菜产业还比较零散,需要在规模化、订单农业上下功夫。”
根据规划,白朗县计划投资15.86亿元建设万亩大棚蔬菜产业园,预计到2020年实现蔬菜产能超过5亿斤以上的目标。
全国首档市民与公共领域对话的社会民生类节目《向前一步》于上周日(2月24日)播出了一期特别版。在这期节目中,节目组对以往30期的当事人进行了回访,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和对相关项目的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