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丁鸿友以前种玉米和马铃薯,加上孩子上学,日子过得非常贫苦。2014年起,丁琪借钱给他买了牛,又教他养殖方法,现在丁鸿友养着四头牛,年纯收入1万多元。尝到了甜头的丁鸿友对明年脱贫完全有信心,打算脱贫了还要继续养牛。
合作社的社员已经从大寨村拓展到邻近的区县,“琦鑫”也从黄牛养殖拓展到牛肉深加工,通过统一品种、饲养管理、加工销售,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我们要做好这个品牌,做成百年老店。”丁琪介绍,合作社现在建有1个养殖示范基地、2个牧草基地和2个牛肉加工厂,年产值近1000万元。
丁琪1992年入党,公司成立当年就成立了党支部,吸纳发展党员24名。“党员不仅是公司的重要人才资源,也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红色火车头。”丁琪从合作社党员中精选了一批党性强、养殖技术过硬的党员,分别挂派到各村指导建立黄牛养殖示范点,并开展黄牛养殖技术培训,切实提高社员的黄牛养殖水平。
丁琪说:“我们这个地方是穷怕了,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靠就业,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推动产业发展。”
丁琪的目标是打造“一线、一庄园、两厂、三基地”的产业布局。其中“一线”是线上线下电商销售平台,“一庄园”是具有民族风情的休闲农牧庄园,“两厂”包括一个年屠宰肉牛1万头的屠宰厂、一个具备1000吨年生产量的产品深加工厂,“三基地”是指万亩牧草基地、黄牛繁育育肥基地和有机肥加工基地。
“我这个目标分三期,等我第三期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带动上高桥乡及周边乡镇3000余户贫困户脱贫,每户年均增收10000元以上。”这位32年前还在盼着尝一口牛肉的“牛司令”语气十分坚定。
新华社昆明5月13日电 题:“牛支书”丁琪的“牛路子” 新华社记者丁怡全、吉哲鹏 有两种味道,48岁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上高桥乡大寨村党总支书记丁琪难以忘怀——穷的味道和本地黄牛肉的味道
> 本报北京10月5日电 (记者张洋)5日,国庆长假进入第五天,全国道路交通形势总体安全有序,主要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及主要景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良好,未发生长时间、大范围交通拥堵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两天,各地陆续进入国庆假期的返程高峰,但却有乘客抱怨说,自己搭乘的高铁列车莫名其妙地少了好几节,而自己的座位恰好就在没有出现的那几节车厢里,类似的情况还不只发生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