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牛支书”丁琪的“牛路子”

“牛支书”丁琪的“牛路子”
2018-05-13 11:31:03 新华网

新华社昆明5月13日电 题:“牛支书”丁琪的“牛路子”

新华社记者丁怡全、吉哲鹏

有两种味道,48岁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上高桥乡大寨村党总支书记丁琪难以忘怀——穷的味道和本地黄牛肉的味道。

对于当地不少农户来说,曾经的苦日子历历在目。丁琪小时候,全家人靠吃玉米、土豆和山茅野菜为生。“那个时候,最期待的事就是过年能吃上口牛肉。总想着要是什么时候能天天吃上牛肉,不再过这种穷日子就更好了。”他说。

这种穷困与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上高桥乡平均海拔1880米,年平均气温仅11℃,气候冷凉,土地相对贫瘠。这里主要居住着回、彝、苗三个少数民族,是一个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的山区乡。

从1996年开始,为了远离穷滋味,丁琪开始了艰辛的创业,摆过地摊,开过美发店、饭馆,种过板蓝根、党参,养过獭兔……能想到的事,他都去尝试。在这些“折腾”中,丁琪尝到了思想活络、敢想敢做的甜头,也挣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自己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丁琪反而犯起愁,“摆地摊、开美发店只能让我一个人脱贫;开馆子也只能带动周边的六七个村民。”他开始思考,要想乡亲们都富起来,得有产业作支柱。

2009年,丁琪决定在上高桥乡试试黄牛养殖。当时他只有开馆子攒下来的几万元,根据养殖场的选址和建设规模等等一测算,需要投入好几十万元,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眼前的困难并没有让丁琪退缩。他找到了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县畜牧局,帮助他申请到政府贴息贷款13万元,畜圈补助5万元,争取到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万元,农村信用社借款10万元,东拼西凑28万元……终于,一个占地2.2亩,集办公室、消毒室、草料室、加工房、防疫室为一体的现代化养殖场全新“出炉”,被当地群众戏称为“牛公馆”。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