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下来,虽然产量比以前少了两成,但稻谷的品质提高了,口感更好,因此更受市场欢迎,价钱也比以前提高了。
敖文华的经历,也是这片古老土地上种粮人的集体转型。人们向过去的种粮理念告别,不再单纯追求年年增产、不再唯产量论英雄,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秸秆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这些崭新的生产理念,成为这片土地农业转型的最新注脚。
从单一种稻到多种经营
穿过苍翠的田间道,我们来到华容县万庾镇万庾村。“庾”字如今不常见,它在古代既是容量单位又指露天谷仓。原来,这里曾经建有积谷10万担的大粮仓,因此得名“万庾”。
过去万庾村的稻田里只有水稻。如今,每一丘田的中间种着水稻,四周挖出一圈一米多宽的水沟,里面活跃着各地“吃货”们垂涎的小龙虾。
养殖户吴广正坐在小船上投放虾苗。他小心翼翼地一边划船一边把两三厘米长的虾苗投进水沟。
“以前种双季稻,扣除各种成本,每亩田每年顶多赚千把块钱,现在‘稻虾共作’,种一季稻、养两季虾,每亩纯利润是种稻的4倍。”
吴广有180亩稻虾共作的水田。今年小龙虾行情很好,批发均价每斤达25元。“算一算,能赚六七十万元,以前想都不敢想。”说话间,他的眼角都溢出丰收的喜悦。
华容县农业局局长王仲湘介绍说,全县像这样的小龙虾专业种养合作社和产业链经济实体已经有20多家,带动了上万农户致富。
水稻是洞庭湖平原的传统产业。多年来全县水稻产量不断增加,但传统优势并没有成为产业优势。如今,这片土地正在告别“一稻独大”,稻虾共作、稻蛙共作、稻鱼共作等模式越来越受农民欢迎,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也发展迅速,成为农民经营性收入的重要来源。
原标题:浮夸之风吹歪了海水稻“网红”海水稻最近遇上了麻烦。海水稻是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一种耐盐碱水稻,研发主阵地在青岛。今年,它已经开始了全国大范围试种。
新华社华盛顿9月10日电(记者周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10日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把一氧化二氮排放考虑在内,水稻种植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比此前估计水平高出近一倍
袁隆平团队在迪拜成功试种“沙漠海水稻” 八十多个品种 均超出世界水稻平均产量 22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传来喜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于2018年1月8日在迪拜启动项目建设,从5月到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