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丰富多彩的头伏民俗传递出哪些信息?

2018-07-17 22:1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相对于艾灸、贴“三伏贴”等民俗,前往近郊的景区避暑正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南昌市湾里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这里的景区每天要接待近千名游客。

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三伏”时节高温、高湿,会让不少人感到不适,但这段时间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入伏首日,记者在湖北省中医院看到,前来咨询、就诊的患者人数众多。在耳鼻喉科候诊处,家住汉口的李女士正和朋友一道等待敷贴,今年是她第十一年来贴“三伏贴”了。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武汉各大医院每年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在5万人以上。

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周仲瑜说,随着人民群众健康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大家遇到疾病很少像过去那样选择忍一忍,而会选择尽早治疗,这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谋而合。

  心灵“晒霉”:传统习俗的心理调节功能日益受到追捧

在“晴热少雨”天气模式中,上海迎来今年“加长版”的“三伏”天。

在闵行区梅陇镇南方休闲大厦,一家MAGIC中医养生馆生意十分不错,淡淡的艾草香味弥漫在养生馆里,调节着盛夏的燥热之气。

爽朗的MAGIC养生馆负责人徐春阳说:“目前在上海艾灸养生非常受欢迎,来我们养生馆的客人每天增加三分之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民俗学专家蔡丰明研究员说,随着居住条件改善,季节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像以前那样大了,许多家庭的衣物已不需要“晒霉”了。但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身心越来越需要调节,也需要“晒一晒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吴祖德认为,现在,人们不仅要注意身体上的祛湿散寒,更要注意心理上的扶阳固本。

关键词:传统民俗头伏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