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把好传统坚持下去
东四街道的“周末卫生大扫除”已经坚持了100次,从最初清扫胡同卫生死角,到如今深入院落整饬杂物,参与的人气儿越来越旺。
卫生大扫除是北京的一项好传统。从上世纪50年代的爱国卫生运动,到迎奥运从身边做起,卫生大扫除这项集体活动曾深深融入市民的生活。虽说这些年北京人的生活节奏快了、方式变了,这类活动渐渐变少了,但街坊们心底里其实都愿意为美化家园做点事。一些街道社区的卫生大扫除坚持多年,“我家街巷最好看”活动得到市民热情响应,都说明“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在北京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共治共享,是发动群众解决家门口的问题。就拿院落杂物垃圾来说,多是居民日常丢弃堆放造成的,大家共同清理,做好门前“三包”,是对公共环境负责,也带来了满满获得感。胡同街巷里违建杂物少了、卫生死角清了、“口袋花园”多了……这些改变,让居民感慨:没想到咱们这片儿也能这么精致,这下归属感更强了!
判断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一个社区的宜居程度,是不是干净整洁是最基础也最直观的指标。卫生大扫除看似是居民美化身边环境的小努力,实则是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大作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把卫生大扫除的好传统坚持下去,形成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对于巩固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的成果,对于共建美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都很有意义。
从这一轮卫生大扫除的实践看,党员参与、党员带头是突出特点。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让社区活动“力量倍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员热火朝天的先行示范,带动和感染了更多居民,极大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事实说明,党员带头,事半功倍。让党员在社区内亮身份、做表率,多为大家做一点实事,为邻里做一点贡献,既能拉近跟群众的距离,也有助于完善机制、久久为功。
城市治理没有旁观者,好传统贵在坚持,行动起来,让大家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一定能够打造一个更加有里有面儿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