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不长,80年代文艺领域拨乱反正所带来的湖南花鼓戏短暂复兴的势头,很快遭到了严峻考验。1990年代,流行音乐如火如荼,娱乐文化全面发展,与其他湖南民间戏曲一样,现代花鼓戏沦为小众艺术。绝大多数地方戏曲,都面临着观众稀少、演员流失、剧种衰落、剧目凋零、传统文化传承断层的局面,先后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行文字。
在传统戏曲发展的现代史上,总是交替地写着“危机”“复兴”两个词语。过去的辉煌难以重现,要走改革这条必然之路,就要做好准备承受现代化的阵痛。“早改早发展”,常德丝弦率先做出了选择。如果说花鼓戏是湖南戏曲中俗文化的代表,常德丝弦则另有一番高雅趣味。“蝶恋花,鸟恋巢,潇湘儿女唱湘调……”琵琶声里,常德方言唱出了独特韵致,婉转柔媚,荡气回肠。80年代末,常德丝弦开始改进表演形式,历经几代艺术家千锤百炼,形成了今天独特的表演体系。90年代开始,常德丝弦走出常德,面向全国,拿下了首届中国曲艺节一等奖、全国第七届群星奖金奖、全国第四届曲艺演出金奖、中国曲艺界最高奖“牡丹奖”等诸多全国性的曲艺奖项。常德市丝弦艺术团多次受到文化部、湖南省委及省政府的表彰,成为“全国县级剧团的一面旗帜”。一片大好形势下,常德丝弦振兴有望。
全国范围内的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按照“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的要求进行,湖南省湘剧院就是被“保留”的那一批。有400多年历史的湘剧,用“长沙官话”演唱,很长一段时间是长沙的官方大戏,而花鼓只是民间小戏。但湘剧这个大剧种,传播范围却没有花鼓戏那么广。湘剧留存了湖湘文化的历史记忆,一字一句,一颦一唱,都折射出鲜活的历史信息。在它们曾经唱过的那些年代,湖湘百姓的喜怒哀乐,思想气质,精神蕴藉,都被吸纳其中。进入21世纪,近一半的湖南戏曲剧种,仅存一个剧团艰难支撑,抢救保护刻不容缓。湘剧要“有戏”,就要大力“移步换形”,激发艺术活力,以符合时代审美需求,这样才能找回自己的群众基础和表演市场。
人民网曼谷6月28日电(记者 孙广勇)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联合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举行的“文化走亲东盟行”-暨首届中国戏曲文化节25日在玛哈沙拉坎大学隆重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