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探文明之源 寻民族之魂——解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2018-05-28 20:16: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基于90年来中国田野考古学成果的科学总结,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还从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和强制性权力等方面,提出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突出特征。

  探知多民族国家生生不息的力量

何时、如何、有何、为何——探源工程的研究自始至终贯穿着这几个关键词。“我们并不仅仅是要解决中华文明何时形成、是否确有5000年历史这样的问题,还要追问中华文明如何发展、又为什么这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王巍说。

经过多年研究,专家们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梗概式描述。

——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

——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

——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这个丛体内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发展。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鉴,逐渐显现出‘一体化’趋势,并于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个兼收并蓄的核心,我们将之概括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多元一体”也奠定了日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远因和源头。

探源工程的工作也揭示了大量有趣的文明细节,佐证着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特征:利用DNA技术得知,今日常见的小麦、黄牛、绵羊皆是“移民”而来;从多处早期矿冶遗址推断,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源自中亚地区,但在勤劳智慧的先民手中发扬光大,发展成为日后独一无二、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

“中华文明在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兼容革新能力,成为了其长期生长的起点,从中孕育出的共同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关强说。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