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探文明之源 寻民族之魂——解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2018-05-28 20:16: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照亮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辉煌之路

2009年8月,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为探源工程刊出专号,吸引了国际学术界的目光。

“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考古学远远低估的时期。”国际考古学泰斗科林·伦福儒评价说,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是中国学术界为丰富发展人类历史的整体认识所作出的应有贡献。

没有多学科深度融合的研究实力,就没有探源工程的世界性成果。在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看来,探源工程取得的成绩与我国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近年来的长足进展密切相关。测年技术、遥感技术和DNA技术在探源工程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为探源工程中的关键结论提供了重要支撑。

探源工程4期业已结项,华夏儿女探寻5000年历史源流的目光依然热切。

专家们的工作并未完结。在赵辉看来,中华文明探源这个课题将是一个非常长期、需要继续付出努力的研究任务。

在河南二里头遗址所在地,老乡们期盼着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几十年来在此发掘出土的遗物,将向世人展现这片土地曾经的恢弘景象。

在浙江良渚遗址核心区,瓶窑镇长命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好奇地向讲解员发问,感受着5000年前中华文明的奇妙样态,惊叹于祖先高超的智慧。

在未来,伴随着探源工程的成果陆续写入中小学生教材,中华文明5000年灿烂的星光,将在每一个幼小心灵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历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增强文化自信意义重大。”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表示,将及时增补教材内容,不断更新和充实历史考古和研究成果。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