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结束,客人们过来跟金家渝和汪朗合影。一位客人回忆说:“我小学的时候还见过汪曾祺先生呢,他曾经到学校来赠书,还跟小时候的我握了一下手。”几位客人不舍得走,一再嘱咐我们,要把故事拍好啊,汪曾祺先生代表我们高邮。
一位文人对故乡的影响,让故乡人默默不忘,经久回响。也许,这就是我们遗忘已久的文字的魅力。
“何止是故乡人?‘汪迷’遍布各地。”金家渝告诉我们,他们住在汪老故居,经常有读者就这样找过来,他给初次见面的读者泡上茶,给他们看汪老的一些字画,讲读者想知道的故事。
这些“就这样找过来”的读者来自世界各地,从小学生到中年人都有,甚至有一些“汪迷”,得知记者一行在高邮拍摄短片时,匆匆赶过来跟我们聊天,就希望谈谈他们对汪曾祺作品的理解,给我们的拍摄提供一些借鉴。
“汪迷”苏北就是其中一员。文人之间的聊天,处处是坑,如果脑筋转得不够快,很容易就吃了亏。另一位“汪迷”王树兴向记者介绍苏北,他说这位是作家苏北,也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不过最著名的头衔是美食打包专家,在高邮聚餐吃不下的饭菜苏北都要打包带走。
大家哄堂大笑,却愈发怀念起汪氏幽默。
“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汪曾祺在《随遇而安》中这样写道。这是何等的散淡,历经坎坷,回望人生,却将生活的磨难当成一段历练的时光而已,始终把握住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不仅仅如此,对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汪老这代文人更是提供了一个触动你我的理想主义范本。
在《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78岁的王世襄给汪曾祺家打电话问地址,末了来了,掏出几个茄子,说:“刚才在虹桥市场买菜,看见茄子挺好,骑车送过来,尝个鲜。”没说几句,转身就走。实际上,从虹桥市场到汪家,这一来回,骑车得半个多小时。这种交往,就是如此纯粹而清澈。
在今天,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喜爱汪老的文字?也许正是那些触动内心的声音和故事,透过不断再版的文学书籍,散着墨香,传达到每位读者的心里,活着真好啊!
一茶一饭,皆生欢喜。对待人生的态度,就在饭菜的滋味里。汪老的生活态度,同样透过一茶一饭、一菜一汤的描述,愈发洒脱和清晰起来,借着他的生活态度洗掉自己身上的焦躁和油腻,轻装上阵,回味初心,不被喧闹影响自己的判断,重新回味故乡的味道,感受生之喜悦。
生前在故乡没有栖身之处的人,死后却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高邮人。在高邮,处处都能看到汪老的影子。我并不觉得这是消费汪老,而是对一位文人的敬重与怀念,也透着对故乡味道的自信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