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庭未尽责考察诉求变更引发的可受理性问题
仲裁庭未尽责考察菲律宾诉求变更引发的可受理性问题,纵容菲律宾多次对其诉求进行重大变更,甚至还引导并协助菲律宾对其诉求进行修改。这导致仲裁庭在管辖权、可受理性、争端的确定和定性等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
(二)仲裁庭错误认定菲律宾第11项、第12(b)项和第14项诉求的变更部分具有可受理性
与2013年“权利主张说明”相比,菲律宾在2015年“最终诉求”中,变更指控中国违反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义务的第11项和第12(b)项诉求以及指控中国在仲裁启动后加剧并扩大争端的第14项诉求。仲裁庭错误认定菲律宾上述诉求的变更部分具有可受理性。
四、历史性权利事项(第1项和第2项诉求)
仲裁庭错误处理《公约》与历史性权利的关系并错误否定中国在南海拥有的历史性权利。
(一)仲裁庭脱离中菲领土和海洋划界争议,错误处理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
仲裁庭针对菲律宾第1项和第2项诉求适用《公约》有关条款,事实上是将有关海域认定为业已确定、没有争议的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并将此作为其决定的前提。然而,中菲在重叠海域并未划定边界。
(二)仲裁庭错误处理历史性权利与《公约》的关系
仲裁庭不当认定《公约》为解决海洋法的一切问题提供了规则;其援引的《公约》第309条关于条约保留的条款,与《公约》是否规定所有海洋法问题完全是两码事;其把《公约》第311条关于《公约》与其他国际协定的关系的条款等同于处理《公约》与其他国际法规范之间关系的依据也是错误的。
仲裁庭认定,历史性权利不能超出《公约》规定,或者已为《公约》所取代的观点是错误的。从国际实践看,判定一国历史性权利的性质和内容,不能依据《公约》规定,而应基于国家实践、具体地理和历史情况,个案处理。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青年论坛2月26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本次论坛由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和韩中文化友好协会共同主办,来自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青年学者与会,为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罗争光)记者11日从中国慈善联合会获悉,该会当天召开第二届会员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发布了首个慈善领域全国性公约《中国慈善联合会会员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