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岸是我国人口最密集、化工布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生活污水、化工废水、化肥农药残留大量进入长江水体,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长江流域来往航船也对水生生物生存造成影响。
“我们必须承担起保护中华鲟的责任。”孙志禹说,我国在建设葛洲坝、三峡工程的过程中,一直把中华鲟保护放在优先位置。近年来,三峡集团已经累计投入5亿元进行中华鲟的研究与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生物价值也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孙志禹说。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每一个物种的破坏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重大损失,有时甚至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中华鲟作为长江中的旗舰物种,具有生态风向标的作用,也是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一旦被破坏,会引发生态环境的蝴蝶效应。而且,中华鲟身上有生物进化的痕迹,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一旦中华鲟灭绝,它所在生物链里的其他物种将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它携带的生物信息也将不复存在。保护和拯救中华鲟,对于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有着深远意义。
中华鲟永续生存成为可能
在野生中华鲟资源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之际,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让中华鲟永续生存成为可能。
中华鲟人工繁殖开端于1981年。为了保护中华鲟,我国专门成立了中华鲟研究所。此外,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中华鲟研究所在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1984年中华鲟人工繁殖成功,并将幼鲟放流入长江。1985年采用人工合成激素代替雄性中华鲟脑垂体给雌鲟催产研究成功。2009年子二代中华鲟人工繁殖获得重大突破,标志着人类找到了一条可以不依赖稀有的野生亲鱼就能把中华鲟长期保存下来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