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梦·实践者】刘立新:25年坚守“太行公交”

2018-02-22 21:20:5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为此,乡亲们亲切地称呼它为‘致富列车’、‘幸福小火车’。”

  车上乘客寥寥,一位当过生物教师的老者在做笔记。孙瑞生 摄

跟着这列火车跑了25年的刘立新,也亲眼目睹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

太行山是革命老区,也是我国有名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刚跑车那会儿,能感受到老百姓确实很穷,不仅穿的衣服十分破旧,就连买票时掏钱也费好长时间。”刘立新说。

“就几块钱,有些不常出门的人怕弄丢,用纸包上好几层,再装在空烟盒里。”

“2000年前,一次在车上遇到一位老人,把解放前国民党时期使用的旧钞当作人民币来用。”

“这说明老人平时很少花钱,也没出过门。”

“我们掏钱帮他买了票,大家对解放前的旧钞十分好奇,纷纷用人民币换取老人的旧钞,留作纪念。”刘立新回忆道。

“这些年,眼看着人们都富裕了。”

刘立新讲,过去火车17点从榆次市修文站出发,到达终点襄垣县大平站,待一个晚上,第二天返程,列车上的工作人员租住在一个叫马季珍的农户家里。

“马家是从陕西迁移过来的,孩子很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现在马家几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老俩口在家,除了种植玉米,还养着上百只羊,一年收入十几万,过得比城里人还好。”

“这些年,由于国家实行精准扶贫,太行山区的人民普遍脱了贫、致了富,靠贩卖农副产品换柴米油盐酱醋钱的老百姓越来越少,许多农民有了私家车,坐火车的人是越来越少。”刘立新感慨地说。

“为了改善乘车环境,几年前,小火车由硬座改为硬卧,但20多年,票价始终不变,还是10.5元。”

“现在车上时不时遇到一些‘驴友’,他们喜欢太行山的风景。”

刘立新十分骄傲地说;“太行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天山花烂漫,山上到处绽放着杏花、梨花、桃花;夏天树木葱茏,满目苍翠;秋天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美不胜收。”

刘立新对列车经过的每一个村庄和山头都了如指掌,能随便说出山上的风景名胜和寺庙的名字。

从刘立新饱含感情的话语里,记者深切感受到,也许这沿途一年四季不同的美景,也是吸引他在列车上工作25年不离不弃的重要因素。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