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6)

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6)
2018-01-09 07:45:45 央广网

侯云德更具前瞻性的,是他没有固守书斋,不仅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更推动了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的产业发展。

“我现在还记得,26年前,侯云德先生指着一抽屉的论文对我说,这些科研成果如果都能通过规模化生产变成传染病防控药品,该有多好啊!”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永庆回忆,那时缺医少药,很多药都需要进口,而且价格高昂。

一年后,在一间地下室里,当时60多岁的侯云德创立了我国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就这样,侯云德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将研制的8种基因工程药物转让10余家国内企业,上千万患者得到了救治。“那时的干扰素药品100%进口,一个疗程要花两三万元。现在的干扰素90%是国产的,价格大幅下降。”程永庆说。

“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

“侯老师能够做出方向性的判断,靠的是长期以来扎实的积累。”侯云德的学生、中国医科院病原所所长金奇研究员告诉记者,尽管已是89岁高龄,但侯老师的勤奋,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上。

“侯老师每天都会关注国内外病毒学的最新动态,并且亲自翻译、撰写,送给相关部门领导和同事参阅。每期都有上万字,两周一期,已经写了200多期。”金奇说。

在学生和同事眼中,侯云德是无私的。在做干扰素研究的初期,试剂紧缺,都是他自己从国外背回来的,但其他同事如果有需要,他二话不说就会分享给大家;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实验室建立了一系列基因工程技术,不少人到他的实验室取经,他也乐于分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兼法人代表武桂珍研究员说,尽管创造的经济效益数以亿计,但侯先生对生活的要求非常低,“生病住院,他也从来不跟组织提任何要求,有时输完液已经晚上8点了,还要自己回家做饭吃。”

今年89岁的侯云德,尽管动过两次大手术,但看起来仍然精神抖擞。耄耋之年,他曾赋诗一首以明其志:“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

首页上一页...3456 6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