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村集体债务年年增加的被动局面,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低保、助学、富民农户贷、危房改造、农村改厕、“1+1”走访帮扶……贫困户能享受的政策,伊廷良都提前研究透了,他组织“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分类帮扶。
那么,能不能再引进一个项目,让村民从中持续受益,确保长效脱贫,也能增加村集体收入?伊廷良立即外出取经,找产业找项目。
发展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是个问题;光伏发电一次性投资四五万元,6年才能回本,周期太长。现在的人们都注重养生,绿色食品备受青睐,后屯村人均耕地2.2亩,何不流转一部分土地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并且,巨峰镇菜园发展已基本形成规模化,所以,不用愁销路。
经过村“两委”班子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了扶贫产业项目——发展蔬菜大棚。这个项目需要流转23亩土地,伊廷良立即召开党员大会做动员工作,结果,这23亩土地的流转异常顺利。
为确保贫困户首先从中受益,贫困户的土地按照人均一亩原则统一置换到这里来。土地流转后,每亩地每年可获得流转费1000元。现在,一个八连跨果蔬大棚和两个冬暖式大棚已经建成。大棚采取整建整租的方式出租给岚山赛立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租期5年,村集体每年可获得租金5万元。此外,大棚年利润的10%将用于分红,其中贫困户占7%、村集体3%。贫困户还可以在这里优先打工,再获一部分工资收入。
对贫困户朱建旭来说,日子又有了喜事:自去年获得1000元土地流转费和360元分红后,今年6月份他又拿到了800元的分红。
走进村东头的两个冬暖式大棚,一茬新西红柿泛着鲜亮的绿色,缀满了枝头;卷心菜长得浑圆饱满,茄子紫中透亮,青椒青翠欲滴。尽管外面是隆冬季节,这里依旧温暖如春。
紧挨着的八连跨大棚也即将启用,那里将种上无性系茶苗,栽上一年半就能采茶叶了,比传统的采茶周期快了一倍。
对此,伊廷良有自己的打算:“巨峰镇有‘一亩茶园’扶贫工程,今年8月份,巨峰镇又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所以,在咱村多发展茶叶,方向是对的。即使我不在这里担任‘第一书记’,也能给村里留下这片产业,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伊廷良把爱国爱党的真挚情怀化为俯身为民的行动,他用厚实的手和炽热的心,把这片贫瘠的土地变成了一个美丽、和谐、文明的全新家园:“‘沂蒙精神’是值得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沂蒙人的后代,我有这个义务把‘沂蒙精神’传承下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一本政经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