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首颗氢弹爆炸后 两只老鼠牵出外国间谍入侵案(5)

2016-10-16 16:25:09  解放军报 作者:沧海观澜    参与评论()人

11月,毛泽东出访莫斯科。莫斯科会议期间,毛泽东广泛同世界各国共产党的领袖交换意见,帮助赫鲁晓夫争取大家的理解支持,为促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做了大量工作。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如果说《国防新技术协定》标志着中苏蜜月期的顶点,那么,随之而来的,则是中苏两党的急遽交恶。

1958年,当中共要求苏联履行协定承诺时,赫鲁晓夫却提出了新的交换条件在中国领土建设军用长波电台,在中国港口建立由苏联指挥的联合舰队这是涉及到一国主权的严肃政治问题!

刚刚从帝国主义魔爪下站起来的中国人,对“老大哥”企图对我军事控制的非分要求格外警觉。“既然是兄弟党,就绝不是什么老子党、儿子党!”毛泽东断然回绝了赫鲁晓夫。

那一刻,赫鲁晓夫心里肯定是拔凉拔凉的。

1958年5月27日至7月22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加强军队建设问题。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研制、试验核武器的任务。他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第一次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定出了时间表。

对于一个不愿做“提线木偶”的中共和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苏联人寝不安席,又怎会任其坐大。

1959年6月,苏共致信中共中央,以正在与美、英等国进行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为由,决定暂缓向中国提供核项目援助。

消息传到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以他特有的气魄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中央判断:苏联很可能在不久之后,单方面终止与中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老大哥”靠不住了!

7月,中央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对苏联的宝贵援助,中国永志不忘,正如对苏联的背信弃义永远铭记在心一样。为了记住这段历史,中国人把自主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计划定名为“596”。

1959年10月,赫鲁晓夫来华参加新中国十周年国庆庆典,在同毛主席会谈时挑衅地说:“关于生产原子弹的事,我们是不是把专家撤回去?”

毛泽东从容答道:“我们可以自己试试,这对我们也是个锻炼!如果技术上能帮助一下固然好,不能帮助那是你们考虑决定的事了。”

随后,苏联单方面终止了同中国的一切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

战略抉择:上马下马?早爆晚爆?

1960年8月,苏联撤走了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的全部专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停止提供急需的设备、关键部件和重要物资。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是一次重大打击。有些外国媒体幸灾乐祸地断言:中国核工业已“处于技术真空状态”,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60年代初,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极度困难的时期。“大跃进”的恶果已经显露出来,吃饭都成了问题,还要不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搞原子弹?有人形象地说,“不能为了一头牛,饿死一群羊”。

但以陈毅、聂荣臻等为代表的老帅们坚决支持把原子弹搞出来。外交部长陈毅说了句非常著名的话:“即使没有裤子穿,把裤子当了也要搞出原子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