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沿着这样的方向,北京开启了一场城市治理革命。“绣花”,意味着眼细微、动作灵巧、精益求精。“绣花”思维融入城市治理,意味着不能“差不多就行”,而是“差一点都不行”,一街一巷、一门一户都要用心雕琢。
东四六条社区治理前后
例如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六条社区,以前这条胡同到处可见私搭乱建的小窝棚,每天居民的出入都受到很大影响。如今再来东四六条胡同,变得干净整洁不说,家门口还种满了鲜花绿植。“小煤棚一拆,你看现在多整洁。”“政府给大家砌花池子,我们可以种自己喜欢的花草,天天看这么美的花,人心里能不美吗?”居民李健乐呵呵地说。
这些年来,开墙打洞、游商散摊等长期被认为“不值一提”的问题成了治理重点。不断缩小治理单元的同时,北京持续夯实责任边界,“任命”了一众河长、路长、街长、巷长,把专项专事落实到段、到格、到巷、到人,出了问题“谁家的孩子谁抱走”。
从粗放走向精细的城市治理,擦亮了古都文化“金名片”。青石步道,朱红门楼,灰色砖雕,不少老北京感叹:四九城的味道,又回来了!
当然,精细化治理的最终指向,不仅仅是提升北京的颜值,更重要的还是做好人居环境的加法。当治理事项越来越细,怎样更好发现问题所在,回应市民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