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有“里儿”更有“面儿”的北京是如何练成的?

有“里儿”更有“面儿”的北京是如何练成的?

行走中轴线,必看钟鼓楼。

钟鼓楼作为北京的文化符号,不仅承载着历史,还与北京城市治理紧密相连。它们与天安门等建筑共同组成《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都城规划范式,体现了北京城市治理智慧。

而作为文化遗产,钟鼓楼的保护和利用满足了市民文化需求,同时,其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生活,增强城市凝聚力。

钟鼓楼一直是许多人眼中的网红。“我是个沉默不语的靠着车窗想念你的乘客,当一零七路再次经过,时间是带走青春的电车。”一首民谣《鼓楼》,让许多文艺青年慕名而至。热播剧《玫瑰的故事》在鼓楼取景,为这里再添了一波热度,不少剧迷纷纷打卡“刘亦菲同款”。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取景片段

多家旅游平台发布的旅游榜单上,北京位列全国最热门旅游目的地。以钟鼓楼为代表的北京建筑、北京风貌让游客赞不绝口,也让本地市民倍感骄傲。这其实是一个生动注释,从中可见一场城市治理改革为这座城市带来的深刻变化。

很多景点过去可不是这番场景。钟鼓楼周边胡同,曾经路面坑坑洼洼、“蜘蛛网”密密麻麻,私搭乱建不胜枚举。什刹海一度违建鳞次栉比,南锣鼓巷更是曾被高度雷同的小吃店包围。这样的业态纵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明显已经不合时宜。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沿着这样的方向,北京开启了一场城市治理革命。“绣花”,意味着眼细微、动作灵巧、精益求精。“绣花”思维融入城市治理,意味着不能“差不多就行”,而是“差一点都不行”,一街一巷、一门一户都要用心雕琢。

有“里儿”更有“面儿”的北京是如何练成的?

东四六条社区治理前后

有“里儿”更有“面儿”的北京是如何练成的?

例如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六条社区,以前这条胡同到处可见私搭乱建的小窝棚,每天居民的出入都受到很大影响。如今再来东四六条胡同,变得干净整洁不说,家门口还种满了鲜花绿植。“小煤棚一拆,你看现在多整洁。”“政府给大家砌花池子,我们可以种自己喜欢的花草,天天看这么美的花,人心里能不美吗?”居民李健乐呵呵地说。

这些年来,开墙打洞、游商散摊等长期被认为“不值一提”的问题成了治理重点。不断缩小治理单元的同时,北京持续夯实责任边界,“任命”了一众河长、路长、街长、巷长,把专项专事落实到段、到格、到巷、到人,出了问题“谁家的孩子谁抱走”。

从粗放走向精细的城市治理,擦亮了古都文化“金名片”。青石步道,朱红门楼,灰色砖雕,不少老北京感叹:四九城的味道,又回来了!

当然,精细化治理的最终指向,不仅仅是提升北京的颜值,更重要的还是做好人居环境的加法。当治理事项越来越细,怎样更好发现问题所在,回应市民的诉求?

有“里儿”更有“面儿”的北京是如何练成的?

参加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的国际嘉宾

2019年开始,北京整合约60多条各领域热线,建立全市统一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平台,将全市343个街乡镇、16个区、65个市级部门和49 个公共服务企业全部接入。一个一年365天、7×24小时的城市治理响应体系建立起来了。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一来只需一个号码就能找到政府部门,再也不担心被“踢皮球”;二来,有求必应,不管什么事,只要打了热线就能得到相应答复。可以说,这是以刚性制度实现了治理资源与民生诉求的充分匹配,保证了“急难愁盼”总能找到人管。

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继续以深化改革回应民生期待,北京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