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福建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布设探方(5)

福建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布设探方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永平:圣杯屿出水的瓷器是典型的龙泉窑外销瓷器,它的发现填补了龙泉窑瓷器外销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实证了宋元时期福建海上贸易的繁盛。

多学科参与新科技装备助力水下探测

水下考古工作离不开多学科的参与,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所在海域水深在31米左右,今年的发掘面积大约有280平方米,海况相对复杂,要想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单靠人工探摸远远不够。来自国家文物局、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上海大学的5个科研团队,携最新探测设备共同协作,对遗址进行了水下高精度测绘。

福建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布设探方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龙成:这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一套合成孔径声呐,这次也是我们首次把它应用于水下考古的工作中来。很多的古沉船年代比较久远,大部分是处于掩埋状态,而它有一定的穿透性,能达到海底面以下的探测效果,通过小孔径的信号合成一起,形成大孔径的信号,对一些小目标来说它有一个放大功能,所以我们更容易发现它。

福建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布设探方

水下探测,声波是有效手段。声呐传感器发出声波信号,信号遇到物体后会反射回来,低频的声波甚至可以穿透海底几千米的地层。此次考古采用了合成孔径声呐、多波束声呐、旁侧声呐、磁力仪等7套设备,装载在两艘物探船上,相互配合,对圣杯屿海船遗址及附近海域开展了小范围精细探测,来获取海底及遗址的平面、三维地形以及地层剖面数据和磁力异常数据,锁定海底数据异常点,为水下探摸提供线索,结合所在海域的风、波浪、潮流等资料,未来还将为研究水下遗址形成过程和下一步的考古发掘提供有效支撑。此次多部门、多学科联合,主动探测水下遗迹的尝试,有助于提升水下考古作业水平。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