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广电总局司长:不要因为没有艺术才华 就怪题材不好

2018-05-18 15:25:30  甘肃省出版广电局    参与评论()人

我在2013年就讲过未来节目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公益、文化、原创”,结果五年之后看,果然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具体政策的调控,大家都知道,2012年开始出台了“限娱令”,接着对于卫视节目,几乎每年都出一个令进行调整、微调,我们可以把它说成是“限娱令1.0版、2.0版、3.0版、4.0版”。这个调控作用是很大的。

2012年,卫视变成一个娱乐大舞台了,各个卫视争相播出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因为这两个类别天然收视率高,同时就忽视了新闻等公益节目。所以“限娱令”是规定每个卫视一周泛娱乐节目只能播两档,这样腾出很大的空间来播新闻、服务、纪录片、动画片这些节目。

后来我们又进行结构化管理,规定每个频道八类公益性节目总量必须达到30%,这就使它回归到新闻综合频道的定位。

近两年,我们又推动自主创新了,来抵制引进节目模式,所以我们会看到大量的原创电视节目产生了,文化类节目多起来了。

为什么文化类节目多起来了?我们在政策上有倾斜,在“限娱令”里面,文化类节目是例外,文化类节目不受“限娱令”限定,所以大家都愿意做,能进入黄金时间。

为什么说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我们从节目模式研发上,就能够发现传统文化里有很多东西可以直接用于我们新的节目模式。比如说《中国诗词大会》里的飞花令,那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游戏,诗书中华》里面的舞美曲水流觞,那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游戏。

创新最重要的是节目模式的创新。曾经我们各个电视台都去买国外的节目模式,从前两年开始形势发生了变化,也是政策在逐渐收紧,一点一点限制引进模式的播出,到去年算是基本上关门了,我们定了一条叫做“原则上黄金时段不再播出引进节目模式”。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