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广电总局司长:不要因为没有艺术才华 就怪题材不好

2018-05-18 15:25:30  甘肃省出版广电局    参与评论()人

为什么政策会是这样的趋势呢?也和广播电视发展的实践是相吻合的。到了去年这个时期,我们自主原创的节目已经足够多了,不再需要去引进这些国外模式。

前两天九大节目模式在戛纳电视节上亮相,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中国节目模式开始往国外卖了,九个制片人用英语进行了推介。

附:上星综合频道宏观调控“限娱令”进化史

“限娱令1.0”——2012年

实施上星综合频道黄金时间节目备案制,对婚恋交友、才艺竞秀、情感故事、游戏竞技、综艺娱乐、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七类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

“限娱令2.0”——2014年

实施结构化管理,每个频道播出新闻、竞技、文化、科教、生活服务、动画、少儿纪录片和对农等八类节目比例达到30%,对歌唱类选拔节目、电视晚会等进行调控。

“限娱令3.0”——2016年

大力推动节目的自主创新,规定上星综合频道每年19:30—22:30开播的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两档,同一档真人秀节目,原则上一年只能播出一季。

“限娱令4.0”——2017年

有文化、讲导向的播出平台:黄金时段不再播出引进节目模式。

网络和电视综艺监管趋向统一

社会最大公约数决定监管标准,是动态的、历史的

问:电视台在关注社会效益的同时,如何提升经济效益、维持正常的经营和运营?

高长力: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目标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其实很多好的节目,最后都是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收视率这个东西咱们且不说它真实不真实,科学不科学,就即便它是最公平的、最真实的、最科学的收视率,如果要完全让收视率主导,一定是引导越来越往底线走的。

关闭
 

相关新闻